(記者徐睿捷,通訊員 彭祎)“要是再拖下去,右眼就徹底看不見了。”近日,在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科的病房里,51歲的杜先生(化姓)輕輕揭開右眼紗布,久違的光亮讓他激動得眼眶發紅。得益于角膜移植手術,為杜先生挽回了寶貴的0.25的視力,讓他能夠重新“看見”世界。
杜先生是黃岡的一名普通農民,三十多年前,他的右眼開始出現視力下降的癥狀,但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加上早期癥狀較輕,他并未重視。然而,近幾年來,他的右眼視力惡化明顯,看東西越來越模糊,最后只能勉強分辨眼前10厘米的手部擺動,幾乎喪失了右眼的視物能力。
“干農活的時候,右眼幾乎看不見,只能靠左眼,非常不方便。”杜先生說道,由于視力問題,他不僅勞動能力大幅下降,甚至日常生活也受到嚴重影響。在家人的勸說下,他決定前往武漢求醫。
在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科副主任醫師楊萬舉博士為杜先生進行了詳細檢查,最終確診其為“右眼斑狀角膜營養不良”。楊萬舉博士介紹,斑狀角膜營養不良是一種遺傳性眼病,患者的角膜基質層會出現進行性灰白色斑片狀混濁,遮擋光線進入,進而導致視力逐漸下降,嚴重時甚至失明。
“他的右眼角膜中央已經出現明顯混濁,嚴重影響視力,藥物治療無法改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角膜移植手術。”楊萬舉博士表示,由于杜先生的病情已持續多年,角膜病變嚴重,必須盡快進行角膜移植手術,否則患者視力可能進一步喪失。
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和準備,楊萬舉博士團隊為杜先生施行了“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手術中,醫生將患者病變的角膜中央部分切除,并將健康的供體角膜移植上去。穿透性角膜移植手術精細度高,既要充分保護植片的內皮細胞,又要保證植片植床對合良好、縫線張力均等,以保證術后角膜存活率、避免術后并發癥。楊萬舉博士團隊在顯微鏡下謹慎操作,最終順利完成手術。
術后,杜先生的右眼視力逐漸恢復。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他的右眼矯正視力達到了0.25,相比術前的“眼前手動”,視力有了顯著提升。“現在能看清東西了,干活也方便多了!”杜先生欣喜地說。
楊萬舉博士表示,角膜營養不良是一類遺傳性疾病,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微的視力下降,但隨著病情發展,角膜混濁會逐漸加重,最終導致失明。“如果家族中有類似眼病史患者,或出現視力持續下降、視物模糊等癥狀,應盡早到醫院檢查,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楊萬舉博士介紹,角膜移植手術是目前治療嚴重角膜病變的最有效手段,隨著我國角膜捐獻體系的完善,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通過移植手術重獲光明。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每年都要完成大量角膜移植手術,幫助眾多像杜先生這樣的患者恢復視力。目前,杜先生仍在定期復查中,楊萬舉博士表示,隨著角膜的進一步恢復,他的視力還有望繼續提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