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子慧)2025年7月5日,廣東醫(yī)科大學藥香康養(yǎng)聯(lián)盟隊成員相聚新橋村,志愿者們帶著滿腔熱忱,在文化樓前搭起服務的站點——從熬煮得恰到好處的涼茶,到細致入微的健康監(jiān)測,再到手把手教學的養(yǎng)生功法,每一項服務都像一縷清風,輕輕拂過村民的心田。志愿者們用青春的活力串聯(lián)起知識與關懷,讓這份帶著藥香的清涼,不僅驅散了暑氣,更滋潤著彼此心間的暖意,成為新橋村夏日里一段難忘的注腳。
沸騰的涼茶,跳動的數(shù)字:志愿服務中的民心相通
電火鍋里,各種藥材在沸水中翻滾,一鍋鍋甘醇涼茶從樓上傳遞而下。老人布滿皺紋的笑顏,孩童咕咚暢飲的滿足,讓每一滴汗水都化作甘霖。志愿者為村民們套上血壓計袖帶,凝神注視著血壓計數(shù)字的跳動,一聲聲"阿婆,您的血壓很穩(wěn)定!","阿伯,您的血壓控制得不錯!"讓老人們眼角眉梢都漾開笑意。這次志愿服務不僅為村中長者們監(jiān)測了健康狀況,更讓志愿者收獲了村民們的真誠認可!
圖為志愿者為老人測量血壓 供圖 黃厚哲
莞香清韻里的課堂:孩子們與千年文化的溫柔相遇
村委大廳里,一縷縷莞香的清韻在空氣中緩緩流淌,混著艾草、薄荷的草木氣息,織成一片沉靜又鮮活的香氛。志愿者陳穎詩給小朋友們講解篆香,孩子們握著小巧的鐵棒,有模有樣地跟著勾勒,鐵棒劃過之處,香粉聚成細密的線條。進入香囊制作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興致愈發(fā)濃厚。孩子們先是拿起幾捧藥材逐一輕嗅,又捻起少許碎末仔細觀察,隨后將選好的藥材細心裝入布袋。不一會兒,一個個飽滿的香囊便在他們手中成形。
這堂短暫的莞香小課堂讓千年的香道文化溜進孩子們稚嫩的心田。那些被認真對待的香粉、被藥材塞滿的香囊,都是文化生根發(fā)芽的模樣。
圖為小朋友們體驗莞香文化 供圖 王子慧
一根碎碎冰的溫度:孩子們藏在涼甜里的心意
日頭漸漸爬到中天,志愿者們正有條不紊地清點物資、收納工具,準備結束上午的活動有序撤離。恰在此時,一群孩子從門后一擁而出——每人手中都緊攥著一根碎碎冰,與志愿者們分享,未等志愿者們道聲感謝,他們便嬉笑著跑遠了,只留下一串清脆的腳步聲與衣角翻飛的殘影,在午后的空氣中輕輕漾開。
圖為志愿者和小朋友們一起享用碎冰冰 供圖 王子慧
晚風里的千年智慧:八段錦在新橋村煥發(fā)新生
夜幕降臨,廣東醫(yī)科大學藥香康養(yǎng)聯(lián)盟隊的成員帶領村民們在新橋村文化樓廣場上,展開一幅生動的"八段錦"畫卷—— "兩手托天理三焦!"志愿者蒙卓軒和李曉嵐示范著標準動作,村民們認真跟隨;"老人們佝僂的腰在一招一式間拉伸舒展;孩子們的額頭鼻尖在一呼一吸間浮現(xiàn)細密汗珠。
八段錦以其獨特之魅力,驚艷了無數(shù)時光。它不僅是中華武術與養(yǎng)生文化之瑰寶,更是華夏子孫的智慧與精神之象征。在未來的歲月里,愿更多人能領略八段錦之精妙,感受其養(yǎng)生之魅力。
圖為志愿者蒙卓軒和李曉嵐帶領村民們學習八段錦 供圖 呂柳明
新橋村實踐落幕:藥香里的溫情與成長
暮色為新橋村勾勒出溫柔的輪廓,廣東醫(yī)科大學藥香康養(yǎng)聯(lián)盟隊的實踐之旅也畫上句點。回首這一天,血壓計的刻度記錄著對村民健康的關切,八段錦的一招一式承載著傳統(tǒng)養(yǎng)生智慧的傳遞,莞香課堂里的裊裊青煙則見證著文化薪火的延續(xù)。當孩子們用碎碎冰表達心意,當老人們因健康的好消息展露笑顏,隊員們深刻體會到,此次實踐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輸出,更是一場與村民間真摯情感的雙向奔赴。這份經(jīng)歷,將成為隊員們心中永不褪色的溫暖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