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黃巖島,不能只看今天。咱得把時間線拉長,看看這顆棋子是怎么落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跟黃巖島的緣分,最早能追溯到元朝。那時候,大天文學家郭守敬搞“四海測驗”,其中一個點就在南海,就在黃巖島附近。這是什么?這就是官方的、有史可查的主權行為。后來的明朝、清朝,各種官方地圖上,黃巖島都明明白白地畫在咱們的版圖里,名字叫“民主礁”。那時候的菲律賓,在哪兒呢?估計還在忙著跟西班牙殖民者周旋呢。
這片祖宗海,咱們的漁民祖祖輩輩都在那兒打漁、避風。潟湖里頭風平浪靜,是天然的避風港,救過多少漁民的命。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味道就變了。菲律賓的軍艦開始過來搗亂,抓我們的漁民,扣我們的漁船,和平的漁場,一下子變得火藥味十足。
最高潮的就是2012年的“黃巖島事件”。菲律賓派了他們最大的一艘軍艦,是從美國買的二手“漢密爾頓”級巡邏艦,叫“德爾畢拉爾”號,氣勢洶洶地沖進潟湖,想把在那兒避風的十幾艘中國漁船全抓了。咱們的漁民硬氣,就是不走。
后來,我們的海監船、漁政船及時趕到,跟他們硬碰硬對峙。那幾個月,真是驚心動魄。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菲律賓的船灰溜溜地走了,從那天起,黃巖島的實際控制權,牢牢地回到了我們手里。
時間快進到今天。小馬科斯上臺后,南海的浪又高了。他幾乎是把寶全押在了美國身上,想借著山姆大叔的威風,把丟掉的面子和里子都找回來。于是,派船沖闖仁愛礁、黃巖島成了家常便飯,還拉著一幫西方記者搞“悲情直播”,在國際上賣慘。
面對這種切香腸式的挑釁,咱們也沒閑著。去年(2024年)12月,我們干了一件大事。我們的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向聯合國正式交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黃巖島領海基線的聲明》。這一下,就把黃巖島的領海范圍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了,告訴全世界,這十二海里內,就是我們的領水,不是什么有爭議的地方。
這步棋一走,實際上就把菲律賓的法律挑釁給堵死了。你看,棋盤上的子,我們一步步都落到位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們要走下一步,也就是把這塊礁盤變成一個真正的島,會怎么樣?
“基建狂魔”一旦動手,攔得住嗎?
說起填海造島,咱們要是說自己是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
大家應該還記得2013年到2015年那幾年的“南海奇跡”。靠著“天鯨號”這些國之重器,我們在南沙的永暑、美濟、渚碧等幾個礁盤上,硬是吹填出了好幾座機場、港口和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城鎮。
那場面,看過紀錄片的朋友肯定忘不了。巨大的絞吸龍頭插進海底,泥沙混著海水,通過長長的管道,像巨龍噴水一樣,將一片片陸地從蔚藍的大海中“變”了出來。這些島嶼的建成,徹底改變了南沙的格局。它們現在是我們在南海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是維護主權的前哨,也是服務過往船只的燈塔。
黃巖島的條件,可以說比當年南沙的很多礁盤還要好。它是一個巨大的環礁,潟湖面積達到150平方公里,水深適中,非常適合改造成大型深水港。一旦啟動填島,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和能力,速度只會比當年更快。
那我們為什么要考慮填黃巖島?它的戰略價值太大了。你打開地圖一看就明白,黃巖島、西沙的永興島、南沙的美濟礁,正好在南海上構成一個巨大的等邊三角形。這個“戰略鐵三角”一旦成型,整個南海的核心水域,都在我們的有效監控和力量覆蓋之下。
更重要的是,黃巖島的位置,正好扼守著從太平洋進入南海的北大門——巴士海峽的南下通道。如果這里建成一個擁有機場和港口的前進基地,我們的戰機、軍艦就能在這里輪換、補給。這將極大壓縮美軍在南海的活動空間,他們所謂的“航行自由”,恐怕就得掂量掂量了。
所以說,填黃巖島,對我們來說,是完善南海戰略布局的“點睛之筆”。技術上沒問題,戰略上需求迫切。那么,唯一的問題就是:美國會讓我們這么干嗎?
好了,現在到了最核心的問題。假如咱們的工程船隊真的開進了黃巖島潟湖,開始那激動人心的吹填作業。五角大樓的紅色警報會不會真的響起來?拜登或者下一任美國總統,會不會真的授權,讓B-2隱形轟炸機,帶著精確制導炸彈,來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打擊?
我的判斷是:美國會暴跳如雷,但絕對不敢按下那個按鈕。派遣轟炸機直接開火的可能性,無限接近于零。
首先,美國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外交和輿論上的“極限施壓”。從白宮到國務院、國防部,譴責聲明會像雪片一樣飛來,措辭絕對是空前強硬。G7、歐盟、澳大利亞、日本這些盟友,也會被拉過來一起站臺,在各種國際場合對我們進行圍攻。這套操作,我們見得多了,無非就是那些陳詞濫調。
緊接著,軍事上的威懾肯定會升級。美軍的航母戰斗群可能會在黃巖島200公里外打轉,艦載機頻繁起降;P-8A反潛巡邏機、RC-135偵察機,會像蒼蠅一樣貼著我們的防空識別區邊緣來回試探。甚至,他們真的會派B-52或者B-1B這種戰略轟炸機,在戰斗機的護航下,搞一次極具挑釁性的飛躍,來展示他們的“決心”。
經濟上,制裁大棒也可能會揮舞起來,把參與工程的中國公司和個人列入黑名單。
但是,朋友們,請注意,從軍事威懾到直接開火,這中間隔著一道萬丈深淵,這道深淵的名字,叫“戰爭”。
直接轟炸一個主權國家正在建設中的領土,這是不折不扣的戰爭行為。這和軍艦對峙、飛機伴飛、水炮驅離這些“灰色地帶”的摩擦,性質完全不同。任何一個美國決策者,在考慮這個選項時,都必須回答三個要命的問題:
第一,軍事上,打得了嗎?
今天的南海,早已不是1996年臺海危機時的南海了。經過這么多年的苦心經營,我們在南海,特別是南部戰區方向,已經建立起了一套成熟、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體系。
部署在西沙、南沙島礁上的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加上空警-500預警機在空中指揮,殲-20、殲-16等先進戰機組成的空中打擊群,還有055型萬噸大驅和052D驅逐艦組成的海上編隊,已經織成了一張多層次、高密度的天羅地網。
B-2確實是世界上最頂尖的隱形轟炸機,但隱形不等于無形。在嚴密設防的空域,面對體系化的探測和攔截網絡,它被發現和擊落的風險是極大的。一旦一架價值20多億美元的B-2被打下來,飛行員被俘,這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場無法想象的軍事和政治災難,其沖擊力不亞于一場新的“古巴導彈危機”。美國敢冒這個險嗎?
第二,法律上,站得住腳嗎?
美國唯一的借口就是那份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御條約》。但這個條約是有嚴格限定的。它規定的是,在一方的“本土”或“在太平洋的島嶼領土、軍隊、公務船或飛機”遭到“武裝攻擊”時,另一方才需要采取行動。
我們去填我們自己控制的島礁,這算對菲律賓的“武裝攻擊”嗎?這在國際法上是完全說不通的。美國如果以此為借口動手,就等于公然撕毀了國際法,變成了一個赤裸裸的侵略者。這會讓它在國際上徹底喪失信譽,連它的盟友都可能不敢跟。
第三,后果,承受得起嗎?
這一點,是最關鍵的。對黃巖島的轟炸,等同于對中國領土的直接攻擊,必然會遭到我們雷霆萬鈞的報復。你以為我們的報復,會僅僅局限在南海嗎?
我們的東風-21D、東風-26,這些被外界稱為“航母殺手”和“關島快遞”的導彈,可不是擺設。美軍在菲律賓、在日本、在關島的基地,瞬間都會變成我方火力覆蓋下的高危目標。
一場中美之間的全面軍事沖突,哪怕是局部的,都將瞬間引爆全球的金融市場,切斷全球一半以上的海運貿易。全球經濟會立刻崩潰,世界秩序將蕩然無存。這個后果,是美國承受不起的,也是全世界都承受不起的。
所以,把這些利害關系想清楚,你就會發現,美國出動轟炸機轟炸黃巖島,更像是一種情緒化的想象,一種用來嚇唬人的輿論戰術。它可能會在臺面上把話說得很難聽,把軍事肌肉秀得很夸張,但它絕不會真的去捅那個馬蜂窩。
這盤棋的終局,比的是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