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是英雄山,抗日烽火遍地燃;到處展開游擊戰……許多人還知道八路軍有個秦司令!”
這是秦基偉的兒子秦天對父親的評價,而里面更是飽含著對秦將軍的敬仰。
身為將領之子,秦天到底是怎樣的感受呢?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太行山上的秦賴支隊
其實從秦天小時候起,他的父親秦基偉就喜歡跟他們講自己革命的故事,其中最多的就是太行山、上甘嶺的故事,尤其是太行山上,將日軍嚇得慌忙逃竄。
父親16歲就參加了紅軍,曾在紅四方面軍一路升任團長,其后更是帶領著隊伍充當先鋒,為紅軍主力萬里長征開路。
那個時候的長征是艱難的,但父親并未有多說,只是說了戰士們靠著毅力走到了陜北,促成三大主力成功會師。
可還沒等休息,日軍就悄無聲息地向我國大地滲透,從東北開始一點點輻射,最后來到了中原各地,戰火頓時蔓延。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央命令八路軍一部分機關以及三個師前往山西,并建立抗日根據地,順便擴大隊伍,增強抗日隊伍的力量。
而他的父親帶著129師來到了山西太谷縣,并在此地收納人員。很快當地的武裝力量紛紛加入,隊伍的勢力進一步壯大。
但由于地方武裝與正規軍隊在訓練、思想等方面的不同,秦基偉只能從實際出發,用獨特的方式教導這些新加入的部隊。
其實大部分加入的都是年輕人,他們并未經過系統的訓練,只是聯合起來形成了一股力量而已,所以若是枯燥的學習,很有可能就讓他們打消了革命積極性。
因此,在教導他們的時候,秦基偉以搞笑的口吻講述真實戰爭的例子,讓年輕人深入進去,并成功立住了形象。
但教到的時間沒有多久,日軍就浩浩蕩蕩地襲來,因為一時不備,剛開始的時候打得極不順利,隨后為了消耗日軍的力量,便一直在太行山附近游蕩。
秦基偉使用游擊的戰術,先吸引日軍主力,之后分路攻打,將日軍的一個個支隊一網打盡。
漸漸地,秦基偉的隊伍越來越大,最后成為了響徹太行山的秦賴支隊。
之后秦基偉作為支隊司令一直游走在太行山附近,晝夜不息地打,就連日偽軍也難逃被殲滅的命運。
這一段時期,可能是日軍的噩夢。而其他線的游擊隊也進攻得十分順利,將日軍打得節節敗退。
當初還曾傳出了王近山帶領一支隊伍將幾十名日本軍官一網打盡的消息,根據岡村寧次生氣的程度來看,確實是真的。
因此,八路軍的一次次勝利徹底激怒了日軍,這之后日軍在華北地區開啟了大掃蕩。而秦基偉帶領的支隊依舊頑強地對抗著,保衛著根據地的安全。
而這抗日戰爭的一樁樁一件件都能在父親的日記中看到,但在他的日記中篇幅最多的還是抗美援朝,而這也是激起秦天報名參軍的原因之一……
五圣山爭奪戰
1952年上甘嶺戰役爆發,父親指揮第15軍與美韓軍對抗。這是一場智慧與實力的對決,十分考驗指揮官的能力。
在戰役沒有開始前,他就依據敵軍的行動路線等作出判斷,比起狹小的五圣山,美韓軍很有可能攻打地域開闊的西方山,所以派遣兵力進行駐守。
不過,秦基偉也做了二手準備,那就是美韓軍進攻五圣山怎么辦。
因此,在美韓軍行動之前,秦基偉已經命令第45駐守在上甘嶺上,所以在敵軍行動時,他們緊緊釘在了五圣山上,沒有讓敵軍有絲毫的前進。
可能范弗里特也十分錯愕,但下一秒就直接派遣全部的軍隊全力進攻上甘嶺。
得知此消息的秦基偉,立馬給第45師的師長崔建功打去電話,讓其堅持,跟美軍廝殺,絕對不能有任何差池。
放下電話后,他立即下達指示,在隱蔽地區修建坑道,并在旁邊設下陷阱。
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里,坑道工事便修建成功,有效地防御了美軍飛機的轟炸。而這個坑道也成為打擊敵軍最有力的武器。
當美軍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候,我軍戰士已經通過坑道來到了他們的下方,并迅速鉆出,對敵軍進行掃射。
待美軍展開狂轟濫炸的時候,戰士們又躲進隱秘的坑道里,讓美軍難以追尋蹤跡。
這來說吧,曾經經歷過坑道戰的美軍在晚年說: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從哪個方向出來。
在坑道戰之后,秦基偉又收到了中央的消息,喀秋莎大炮即將到達,這無疑是增強了我軍的戰斗力。
喀秋莎的射程、威力都是其他的大炮無可比擬的,因此可以算是我軍的秘密武器。
行動之前,秦基偉就下令要謹慎些,并吩咐戰士們省著點大,這些喀秋莎都是租來的,一枚炮彈的價格都難以估量,可能跟黃金等價。
所以在看到戰士們不要命的射炮彈的時候,秦基偉打來了電話訓斥了一頓,讓其省著點打。或許是被喀秋莎的威力震懾住了,敵軍很快潰散,我軍贏得了勝利。
父親對這場仗記憶猶新,在講這件事的時候,說得十分生動,就像身臨其境一般。
而秦天聽著父親的故事,產生了深深的向往,他也想像父親一樣參軍保家衛國,那他之后又是如何做的呢?
父親英雄兒好漢
秦天是在1957年的時候出生的,那個時候基本上戰事已經平定,但各大軍區依舊嚴陣以待,而秦基偉也在昆明軍區擔任司令員。
小的時候他聽不懂父親說的打打殺殺,等到記事的時候,他對父親口中的戰場生活充滿好奇,總是說自己也要參軍,也要打仗。
秦基偉也并未打擊他的積極上進的心,便囑咐他當兵一定要從普通士兵做起,而且還要加入作戰部隊,不經歷一回戰場永遠不會成熟。
而秦天也聽到父親的叮囑,在16歲那年參軍入伍,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他并未向眾人透露自己父親的身份,也唯有幾個上級知道事情。
為了達到父親的高度,秦天刻苦學習作戰知識與技能,每天加倍訓練,在一眾士兵中脫穎而出,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團長。
不久后,越南再次在我國邊境挑釁,儼然忘記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教訓。因此,中央決定派遣邊防部隊進行還擊,而秦天所在的部隊也在其中。
對于秦天來說,這是他第一次上戰場,確實有些不知所措。但他還是鎮定下來,先回去看望了父親,并說自己馬上就要上戰場了。
秦基偉當然聽說了這件事,在他看來出兵老山能成鍛煉兒子的能力,這比起上甘嶺簡單多了,因此他便進行了一番鼓勵,讓其好好打。
秦天聽后更加感動,加上之前的一絲絲慌亂,就對父親說:這次去戰場,很有可能不能為其盡孝了!
結果秦基偉聽后大怒,斥責他:打這么個小仗算什么,作為一名軍人,最先想到的是應該如何拿下勝利。
秦天點了點頭,跟父親告別后就帶著軍隊上了戰場。
雖然秦基偉說話嚴厲,但又哪個父親不擔心自己的孩子,畢竟是兒子的第一張,盡管知道這場仗很小,但也難免不會擔憂。
于是,他天天等待著老山的消息,等待著兒子的凱旋。
而在老山的秦天已經接替防線,帶領235團與越軍對陣了一波。隨著第一場戰爭的勝利,戰士們士氣大漲。
在這場老山戰役中,秦天表現出色,帶領隊伍一次次打退敵人,而其他戰線也順利推進,到最后越軍倉皇后撤。
得知戰場上的消息,秦基偉這次放下心。也是因為這場戰役,讓眾人知道原來秦天是秦基偉的兒子,無人不夸一句“虎父無犬子”!
而秦天也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往上爬,沒有辜負父親的教誨,成為了保家衛國的將星!
參考文獻
【1】血戰上甘嶺的虎將秦基偉,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1年03月22日。
【2】秦天追憶追尋父親抗戰:打一仗 進一步,新華網,2015年08月1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