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真實案例
近期,針對小型餐飲、超市等個體經營店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升級!
詐騙嫌疑人通過電話聯系或添加店主微信,以“全程不露面、送餐到具體門牌”的“無接觸點餐”模式逐步滲透,在獲取信任后編造“家人住院借錢、銀行卡受限”的謊言,誘騙店主提供銀行賬戶幫忙收款轉賬,實則利用店主賬戶轉移涉詐資金。
為幫助廣大個體經營者識破騙局、守住法律底線,我們特此深度剖析案情,筑牢反詐防線!
騙局升級!“無接觸式”信任滲透五步走
第一步:精準定位,潛伏接近
嫌疑人通過踩點摸排或網絡搜索,鎖定住宅區附近的小餐館、便利店等個體店鋪。隨后通過兩種方式建立聯系:一是直接電話聯系店主,以“長期訂餐”為由索要微信號;二是偽裝成周邊住戶,多次到店消費并要求添加微信以便“線上預訂、送貨上門”,逐步成為店主的“熟客好友”。
第二步:無接觸交易,降低戒心
添加微信后,嫌疑人堅持“全程不露面”的交易模式:每次點餐都要求送貨到指定居民樓具體門牌(但送貨時從不親自開門,以孩子睡覺或學習為由把外賣放在門口),且按時足額支付餐費。這種“規律消費+無接觸配送”的模式,讓店主逐漸放松警惕,認為對方是“注重隱私的優質客戶”。
第三步:突發“急事”,博取同情
在持續交易1-2天后,嫌疑人突然在微信上發布“家人重病住院”的“緊急消息”,配上偽造的醫院繳費單、病歷照片等,描述病情危重、急需大額手術費的“困境”。聊天中刻意表現焦慮、無助,利用店主的同情心拉近心理距離。
第四步:賬戶“受限”,設套轉賬
在獲得情感認同后,嫌疑人再次下單購物,交易時突然聲稱“自己的銀行卡因頻繁大額交易被凍結”“異地就醫銀行卡限額”,無法直接收款。轉而“懇求”店主幫忙:“朋友要給我轉救命錢,能不能先轉到你的銀行卡?你收到后再轉給我,我給你200元好處費和餐費!”并強調“只是周轉一下,很快就還”。
第五步:贓款過賬,店主“背鍋”
一旦店主同意,嫌疑人會立即安排“上線”將大額資金(多為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贓款)轉入店主賬戶,隨后以“醫院催款緊急”為由催促店主立即轉賬到指定賬戶。此時,店主已淪為犯罪分子轉移贓款的“工具人”,其行為涉嫌洗錢罪或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面臨刑事處罰。
法律解讀:“好心幫忙”可能觸犯重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洗錢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提供資金賬戶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即使店主聲稱“不知情”,但根據司法解釋,若存在“多次幫助轉賬”“收取好處費”“明知資金來源可疑仍提供賬戶”等情形,仍可能被認定為“明知”,需承擔法律責任。
個體店主反詐“五不準”準則
不準輕信“無接觸熟客”:對長期不露面、固定地址收貨的“神秘顧客”保持警惕,核實身份真實性。
不準出租、出借銀行賬戶:無論對方以何種理由(借錢周轉、代收款、好處費),堅決拒絕提供銀行卡號、幫助轉賬。
不準貪圖小利失底線:對“好處費”“傭金”等誘惑保持清醒,天上不會掉餡餅,小利背后是深淵。
不準忽視資金異常特征:若對方要求轉入的資金遠超正常消費額度,或轉賬頻率異常,立即終止交易并報警。
不準拖延報警時機:發現可疑情況,第一時間撥打110或全國反詐勸阻專線96110咨詢,切勿抱有僥幸心理。
個體經營是家庭的生計,法律底線是經營的根基。請廣大店主務必提高警惕,轉發提醒身邊同行,共同織密反詐防護網,讓犯罪分子無機可乘!
來源:膠州公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版權聲明:文中圖片均轉載自網絡,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編輯做刪除處理,原創作者可聯系我們予以公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