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中,美育如同一顆希望的種子,播撒在鄉村兒童的心田。7月13日,晉中信息學院紅遺許村順時中華文脈傳承團的志愿者們走進小南會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潤童心”美育實踐活動。通過趣味游戲、親子互動和真誠對話,志愿者們為鄉村兒童帶去藝術的滋養,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童趣設施中的成長課堂:勇氣與協作的生動實踐
在小南奇趣谷親子樂園,志愿者們以多樣化的設施為載體,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堂生動的成長課。繩網攀爬架前,志愿者們化身守護者,用鼓勵的目光和堅實的臂膀,幫助孩子們克服恐懼,勇敢攀登;旋轉自行車上,志愿者們與孩子們默契配合,車輪轉動間傳遞著團隊協作的力量;搖搖馬區域,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童心與青春在此交融;繩索吊橋上,一雙雙緊握的手不僅是安全的保障,更是信任與友誼的象征。這些互動不僅讓孩子們收獲了快樂,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他們的勇氣、協作與信任。
鄉音對話:傾聽家長心聲,共繪美育未來
活動間隙,志愿者們主動與家長嘮家常,傾聽他們對孩子成長的期待和對鄉村變化的感受。一位家長動情地說:“看到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變得勇敢開朗,我們真心希望這樣的活動能持續下去。”這些溫暖的對話不僅拉近了城鄉距離,也為后續美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信任基礎。志愿者們通過傾聽與交流,深入了解鄉村家庭的需求,為精準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一線經驗。
童心共振:美育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這場活動不僅是兒童美育的生動實踐,更是鄉村振興的青春注腳。當旋轉自行車的齒輪咬合協作精神,當攀爬架上的繩結編織勇氣密碼,志愿者們以設施為媒、以鄉音為橋,激活了鄉村兒童的發展潛能,也架起了城鄉情感對話的橋梁。晉中信息學院的學子們用實際行動證明,美育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而
青春的參與則讓這一動力更加持久而鮮活。
未來,晉中信息學院將繼續發揮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組織更多青年學子深入鄉村,以美育為紐帶,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撰稿:張雨婷 楊田茹 曹煒焱 供稿:晉中信息學院藝術傳媒學院 攝影:王偉先 張耀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