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2年,日本退役陸軍少將、軍事評論家矢野義昭《軍事研究》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中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
他認為,最遲13年后,中日將會有一戰,且一方會慘敗。
2025年,已經到了矢野義昭預言的時間點,那么在不遠的未來是否有可能發生呢?
“日本戰忽局局長”與他的爭議預言
矢野義昭,作為日本退役少將,他曾是自衛隊軍官,轉型后以“鷹派”立場活躍,長期發表針對中國的激進言論。
從“日本應發展核武器”到鼓吹“中國威脅論”,種種言論讓中國網友給他貼上了“日本戰忽局局長”的標簽。
只不過他2012年那篇文章里的預言,細節之具體令人驚訝。
在他的設想中,這場戰爭的導火索可能是臺海問題或東海領土爭端,如釣魚島。
時機則被設定在美國因中東沖突(如以色列與伊朗開戰)深陷泥潭、無暇介入亞太之際。
他描述稱,中國會抓住這個空擋“不宣而戰”,目標直指沖繩(琉球群島),并計劃用高超音速導彈癱瘓日本軍事基地。
至于結果,他認為日本自衛隊雖能“重創解放軍”,但最終會因實力差距慘敗,甚至“淪為下一個烏克蘭”。
這種結論無疑是令人驚訝的,要知道中國從不主動對外挑起戰爭。
但是我國軍事評論員戴旭大校的著作中曾有言:“中國歷史上從沒單獨徹底戰勝過日本,未來可能需要一戰來永絕后患?!?/strong>
不妨就以戴旭的觀點為切入點,從歷史來看,這種事情真的有可能發生嗎?
從歷史看中日
對于中日關系,曾有社論稱:日本能遇上中國這樣的鄰國,實在是它的幸運。
回顧歷史,會發現中日之間但凡交手就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要么是在中國的藩屬國,要么就是在中國領土,但從未發生在日本本土。
哪怕是當年被無數異邦人奉為“天可汗”的盛唐,對待日本也是委派使節和平交流,而非發兵征服。
然而到了晚唐國力衰微時,日本人便趁機聯合朝鮮發難,唐朝將領劉仁軌以少勝多,粉碎了倭軍的念想。
明朝時期,日本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便又舉兵進攻朝鮮,大明平定倭亂后,便基本只存在小規模的倭亂。
直到清末,一場甲午戰爭讓學習了西洋先進技術文化的日本成了東亞強國,使其在近代的野心空前膨脹。
再到長達14年抗日戰爭,我們付出無數同胞的鮮血才換來了和平,使日本軍國主義遭到重創。
從古至今,我們對日本沒有什么想法,但日本對我們卻很有想法。
對此,戴旭大校一語中的:“中國是牛,日本是狼,牛無意于狼,狼卻始終盯著牛。牛壯狼幼時相安無事,牛病狼壯時狼必食牛。”
更值得警惕的是,21世紀以來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殘余抬頭,通過修改教科書刪除侵華內容、否認南京大屠殺等方式扭曲歷史,試圖煽動民族情緒,為潛在的沖突尋找借口。
美國的亞太戰略,則為日本提供了外部支撐。
隨著美國重返亞太,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作為美國核心盟友的日本,成了遏制中國的重要棋子。
美日安保條約明確美國對日本安全的責任,駐日美軍約5萬人的存在,以及美國向日本出售400枚“戰斧”巡航導彈、F-35B戰機等武器,都讓日本的軍事底氣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日本自身的軍事準備也在加速。
2023年,日本將《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的中國列為“重大安全威脅”,軍費增至6.8萬億日元(約合3400億元人民幣)。
即便如今石破政府有所收斂,但請大家別忘了,今年日本防衛省的防衛白皮書上還是把中國軍事活動定性為“最大戰略挑戰”。
對于歷史罪行缺乏誠意且長期試圖突破“和平憲法”限制的日本,或許真的會像戴旭大校說的那樣,需要一戰來“永絕后患”。
這樣的話,難道說矢野的預言會成真?
預言會成真嗎?
矢野預言中的中國會打響第一槍的可能性,實則依然非常微小。
回顧他的過往預測,能看出來存在明顯的“選擇性準確”。
2012年,他曾預測“烏克蘭若向西方靠攏,將引發與俄羅斯的沖突”,后來俄烏沖突爆發,這一預測應驗。
不過他“日本可在一年左右發展出核武器”的說法,至今都未成現實。
這就意味著,矢野的言論更像是服務于特定目的的宣傳,為日本軍事擴張尋找借口,而非具備充足客觀條件的軍事推演。
對于這一預言,國際社會的態度普遍傾向于反對戰爭、呼吁對話。
我國外交部多次強調,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中日關系的健康穩定符合兩國人民利益。
當下的中日關系,也呈現出經濟合作與政治摩擦并存的復雜態勢。
2024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達3600億美元,中國已連續十年成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度不言而喻。
但在釣魚島領土問題、靖國神社參拜等歷史問題上,兩國的分歧仍未消除,摩擦時有發生。
面對這樣的現狀,國際社會的共識是明確的——對話是解決爭端的唯一正確選擇。
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張通過合作實現共贏,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有識之士反對戰爭,呼吁改善中日關系。
盡管我們呼吁和平,但也從未在國防軍事上減少研發和資金投入,為什么?
為的就是以防萬一,為的就是不再出現“牛病狼壯”的局面,這樣才能維護和平,以絕后患。
如果日本真的在未來某天再次走向極端,打響第一槍的可能性再小,也不等于零。
日本唯有銘記歷史教訓,珍惜當下的和平,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才能共同推動亞太地區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信息來源:
環球網 2012-12-24 日前將領狂想解放軍2025年對日奇襲攻占沖繩
名家專欄-戴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