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8日,歐盟正式批準了第18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令人關注的是,此次制裁名單中竟包含兩家中國金融機構。
歐盟剛剛公布制裁中國的決定,緊接著在G7財長會議期間,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爾隨即跟進,言語激烈地批評中國產品為“垃圾產品”。
此前歐盟決定制裁這兩家中國金融機構的理由是,指控其在俄烏沖突中為俄方提供了金融支持。
面對歐盟的無端指責,中國迅速作出回應,堅決駁斥相關不實指控,并要求歐盟立即停止對中國的無理抹黑與責任轉嫁。
眼下,德國財長再次公開貶低中國產品為“垃圾產品”,這背后究竟有何意圖?
中德利益關系
當地時間7月18日,在關于所謂“產能過剩”的議題上,各國展開了激烈爭論,這一話題此前也多次被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及。
德國財政部長克林拜爾在會上特別強調了德國汽車出口所面臨的挑戰。
隨后,克林拜爾表示,G7成員國已在相關議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德國將著手研究如何應對所謂的“垃圾產品”,并準備采取具體措施。
鑒于會議內容主要圍繞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展開,“垃圾產品”一詞顯然是針對中國而發。
從克林拜爾的發言中可以明顯看出,他表面上打著維護共同利益的旗號,實際上更關注的是德國汽車產業所受到的沖擊。
他在會議中反復提到汽車出口問題,也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眾所周知,德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國之一,擁有多個享譽世界的汽車品牌。
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國際市場,對德國傳統燃油車的出口構成了明顯威脅。
克林拜爾口中的“垃圾產品”明顯是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盡管打著“產能過剩”的幌子,實則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沖擊德國市場的不滿情緒的體現。
歸根結底,所謂“產能過剩”的討論,不過是西方國家用來打壓中國的一種借口,而克林拜爾的發言則暴露了其對中國新能源產業崛起的嫉妒與敵意。
除了“產能過剩”問題,克林拜爾還提到中俄合作日益緊密,可能導致G20的影響力超越G7,甚至存在G7被取代的風險。
他指出,G7成員國必須采取行動,以遏制中俄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擴張。
這番言論不僅體現了克林拜爾對中國的態度,也反映出他對G20機制的偏見。G7影響力的下滑,責任并不在中國,對克林拜爾這類人而言,G7更像是他們維持所謂優越感的工具。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歐盟與美國在汽車出口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一致。德國自身無法解決出口難題,卻轉而攻擊中國新能源汽車,實屬無能之舉。
關稅困境下的歐洲
對于克林拜爾的言論,歐洲保守派政客大多表示支持,其根本原因在于歐洲在關稅問題上陷入困境,同時對中國的發展成果心生嫉妒。
此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多次指責中國獲得政府補貼,導致“產能過剩”,并稱中國將稀土資源作為戰略工具控制市場。
馮德萊恩的這些不實言論無疑加劇了中歐之間的緊張關系。
歐洲國家自身競爭力不足,卻將責任歸咎于中國,本質上是對自身發展缺乏信心的表現。面對中國的迅速崛起,歐洲只能表現出嫉妒與焦慮。
既然清楚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G20在全球影響力的增強,歐盟及部分歐洲國家仍選擇采取對抗中國的策略,這實在令人費解。
從8月1日起,美國將對所有歐盟成員國加征30%的關稅。在僅剩的幾天里,歐盟能否通過談判減輕部分關稅壓力,仍是未知數。
美國先后宣布對歐盟和俄羅斯加稅,歐盟則抓住美國對俄次級關稅這一點,將矛頭指向中國。
表面上看,歐盟是在推進對俄制裁,實際上卻是借機打壓中國。歐盟似乎認為,只要緊跟美國步伐,聯合制裁中俄,就能在談判中爭取到減免關稅的機會。
然而,隨著歐盟訪華時間的臨近,歐盟此舉顯然是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可以預見,此次訪華很可能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果。
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于7月24日訪華。在當前中歐關系緊張的背景下,馮德萊恩多次公開批評中國,再加上此次無端制裁中國金融機構,此行前景堪憂。
歐盟試圖緩和中歐關系的努力恐怕將落空。一邊制裁中國,一邊又希望與中國深化合作,這種邏輯顯然站不住腳。
無論是歐盟還是德國財長克林拜爾,他們的言行都揭示了當前歐洲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多數國家仍未正視中國崛起的事實,依然沉浸在西方優越感的幻覺中。
無論是固守傲慢立場,還是追隨美國實施單邊制裁,看不清局勢的西方國家終將難逃失敗的命運。
結語
無論是克林拜爾還是馮德萊恩,他們的言行都暴露出許多歐洲國家的傲慢與短視。公開詆毀中國并不能掩蓋中國的發展成就,他們尚未意識到自己已遠遠落后于時代。
“垃圾產品”無法成為中國產品的標簽,中國產品的全球聲譽是建立在廣泛認可基礎上的,不是靠空口白牙就能抹黑的。
歐洲國家一邊抹黑中國,一邊又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這無異于既要利益又要面子。歸根結底,想要合作就必須拿出誠意,摒棄偏見。若繼續執迷不悟、惡意中傷中國,中國也必將采取堅決反制措施。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嚯,幾個菜啊?德財長很狂:中國“垃圾產品”…… 2025-07-19
中國新聞網:歐盟對俄制裁列單中國金融機構 中方敦促歐方停止抹黑推責 2025-07-19
環球時報:歐盟兩位主席本周四訪華 2025-07-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