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有了‘終點站’,
再也不用多個部門來回跑!”
這是前來辦事群眾發出的由衷感慨
自6月底啟用以來
崇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
(以下簡稱“市綜治中心”)
這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
“一站式”服務平臺
正逐步成為市民解決矛盾糾紛、
尋求法律服務的重要渠道
運行效果初步顯現
駕考退費糾紛 當場化解
近日,一起因駕考報名費引發的糾紛在市綜治中心調解室高效化解。市民楊先生因駕駛執照注銷需重新參加駕考,于2025年6月經人介紹找到何女士,委托其幫助對接報名、學習及考試事宜,并通過微信支付了1000元費用。后因故未能成功報考,楊先生要求何女士退還全部費用。雙方爭執不下,隨后到綜治中心尋求調解。
特邀調解員精準把握雙方系口頭約定且責任約定不明的核心問題,通過釋法明理和耐心疏導,引導雙方認識到各自責任,最終促成雙方互諒互讓,達成一致:何女士當場退還楊先生部分報考費。雙方糾紛就此了結。
從針鋒相對到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調解協議并當場履行,市綜治中心再次印證了“只進一扇門,了結煩心事”的服務效能。“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還當場拿到了錢!”糾紛了結后,楊先生感到輕松不少,“調解員講道理很透徹,方式也讓人容易接受。不用去法院打官司,在一個地方就把麻煩事處理好了,省心、省力、更省錢!非常滿意。”何女士也對調解過程和結果表示認可。
疏通水管引糾紛 調解促和解
近日,市民代女士因自家樓房下水道堵塞,花200元找徐師傅疏通。在施工中,一樓管道脫落,導致一樓天花板滲水損壞,預估損失8000元。雙方各執一詞,協商未果,遂到市綜治中心申請調解。
調解員耐心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致:代女士承擔60%責任,徐師傅承擔40%責任,雙方認可調解過程與結果,糾紛就此了結。
創新構建新模式 矛盾化解提速增效
走進市綜治中心,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三大功能區布局合理,“矛盾糾紛調解室”“行政復議室”“法律援助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這里既是群眾訴求的“受理窗口”,也是多元解紛的“樞紐平臺”。
中心創新構建了“1+10+15+N”矛盾調解新模式。“1”即依托市綜治中心作為主陣地;“10”指整合法院、檢察院、司法局、信訪局、規自局、住建局、人社局、農業農村、衛健、婦聯10家核心單位常駐辦公;“15”指15個鎮(街道)綜治中心,群眾可就近就地在家門口化解糾紛;“N”則表示聯動市場監管、城管和綜合執法、文旅、總工會等輪駐、隨叫隨駐單位,以及心理服務機構、調解員、律師等社會力量入駐。通過“物理空間集成+職能資源整合”,實現了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了結煩心事”。
其高效源于
精準導流、分層化解、全域聯動
精準導流:進入一樓大廳,智能排號終端快速識別訴求類型,群眾被精準引導至人社、住建、司法、婦聯等對應專業窗口,告別盲目奔波。
分層化解:二樓多元化解區功能齊全,標準化調解室專攻勞動、家事、物業等專業領域;司法服務區則集成立案、速裁、聽證功能,實現“調解不成,司法托底”。
全域聯動:中心并非孤島,它向下貫通全市15個鎮(街道)綜治中心,向上銜接司法權威,橫向聯動政法、信訪、住建等多部門力量,形成“前端預防—中端調解—末端裁決”的完整閉環,確保群眾訴求“有人管、管到底”。
崇州市各級綜治中心聯系電話
運行首月,市綜治中心高效、專業的服務理念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截至目前,共受理咨詢、糾紛類等事項8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4%以上。
一紙紙具有法律效力的調解協議在此達成,一樁樁可能激化的矛盾消滅于萌芽。綜治中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前臺綜合受理、部門靠前處置、團隊聯動調處、信訪聯席助力、司法裁決托底、政法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履行了高效解紛的莊嚴承諾,成為基層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鮮活樣本。
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
我們希望廣大市民朋友能了解中心、信任中心,樹立起“遇到矛盾糾紛或法律問題,先找綜治中心”的意識,依法理性地解決問題,讓矛盾及時化解,讓生活更加和諧舒心。
記者|吳宇佳
編輯|余霞 張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