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前癥狀
患者張某某,男,34歲,中學教師。半年前始自覺握筆不穩、書寫遲澀,后逐漸發展為寫字時右手肌肉不自主痙攣抽搐,伴沉重僵硬感及顯著酸痛。每次書寫超過5分鐘即癥狀加重,需數次停頓休息,至后期持筆持續不足1分鐘。查體見握筆時拇指、食指肌群明顯顫搖痙攣,遇情緒緊張或書寫時間延長加重;兼見頭暈眼花、夜晚入睡困難、精神疲乏等癥。舌質淡紅邊微見瘀點,舌苔薄白微膩,脈象細弦。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二、中醫辨證
盛勁強大夫四診合參,患者以久坐伏案、勞倦傷脾為先因,致氣血化生不足;肝藏血而主筋,血虛則筋脈失其濡養,遂生攣急搐動;又肝風內動,上擾清竅故頭暈眼花。舌象淡紅主虛,瘀點為血行滯澀之兆;脈細提示營陰虧耗,弦象主肝風擾動。綜合判斷屬肝血虧虛、虛風內動、筋脈失養之證。
三、用藥思路
立足肝血虧虛之本與筋攣風動之標,法當養血柔肝、熄風止痙、舒筋活絡:
主方基礎:除顫祛拘湯加減;
- 隨癥增味:
- 配天麻、鉤藤(后下)鎮肝止痙、清利頭目;
- 入雞血藤、木瓜舒筋活絡而暢利經筋;
- 遣酸棗仁、夜交藤養心安神助眠;
- 取黨參、黃芪益氣扶脾以助生化;
- 行氣利絡:加用川芎、路路通,行血氣而通滯,助藥達病所。
持續服藥4個療程,可連續書寫10分鐘,痙攣與疼痛均顯著減輕,握筆較穩,肌肉緊張感明顯緩解,手部靈活度改善,周身疲憊感消失,入眠安穩,眩暈頭痛未再發作。
盛勁強,主治中醫師,畢業于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解決神經系統疑難、復雜病癥的能力,曾跟第六屆全國名老中醫李景華學習,在治療痙癥、痿證、顫癥、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上取得明顯療效,擅長用中藥方劑治療運動神經元病,痙攣性斜頸,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綜合征,手抖,特發性震顫等疾病,常以讓患者滿意是工作的第一宗旨,贏得良好的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