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的情況一直相當引人注目,如今是傳來一個壞消息,根據國內媒體7月22日援引俄羅斯媒體《消息報》的消息稱,俄羅斯可能徹底終止“庫茲涅佐夫”號的大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目前其維修和改造已暫停。
這個消息尚沒有得到俄羅斯國防部的證實,但是以《消息報》作為昔日權威媒體的能力來看,“謠言”的可能性并不大。尤其是根據衛星照片動態匯總和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維修進度已經處于“停滯”狀態消息來看,俄海軍放棄唯一一艘航母可能是真的。
這對于俄羅斯是一個痛苦的決定,有俄羅斯專家評論為“放棄唯一航母是絕大浪費”,這意味著,俄羅斯將退出海軍大國之列。俄羅斯民族一直有大海軍的夢想,為此投入巨大,只是從沒有成功過。
如果究其原因,艦體保養不足,大修費用過高,在俄烏戰爭背景下,俄羅斯無力保證其大修的實施。俄媒還有一個說法,放棄“庫茲涅佐夫”號的一個可能為了準備發展體型更小,更靈活的中型航母。
不管是繼續大修,還是改為發展中型航母,實則還有一個大問題,俄羅斯缺少相關的艦載機,米格-29K戰斗機跟不上時代,配套體系存在問題,如果俄羅斯航母徹底不修后,還有救嗎?唯一的機會,就是求助于中國了。
中國航母力量的發展起步于對“瓦良格”號的繼建上,與“庫茲涅佐夫”號為姐妹艦關系,再加上后繼的“山東號”航母的建造,中國早已掌握了俄式航母的所有技術,“庫茲涅佐夫”號的大修工程中所需的關鍵技術,俄羅斯自己解決不了,求助中國就必定會得到解決。如果俄羅斯想建造新航母,更離不開中國,論到造艦,全球也只有美國能夠與中國比一比了。
除了航母本身之外,還有配套的裝備問題,尤其是艦載機,這也是中國能夠幫忙俄羅斯的地方?,F在俄羅斯無力再研究艦載五代機,更不可能搞艦載預警機。俄羅斯方面早已意識到這一點,俄羅斯媒體《消息報》的報道中,有一名軍事專家呼吁,從中國獲得殲-35戰斗機、電磁彈射器和空警-600艦載預警機,打造真正的中型滿戰力彈射航母。
殲-35戰斗機為中國發展的第二款五代機,主要研發目的有三個:一是出口,二是海軍艦載,三是,與殲-20戰斗機形成高低搭配。不管從各方面說,殲-35戰斗機都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輕型五代機,可以滿足上艦的需求,為全球僅有的兩款艦載五代機之一。
俄羅斯不管是大修“庫茲涅佐夫”號,還是建造新航母都面臨缺少艦載五代機的問題,現在的蘇-57戰斗機為重型機,并不適合于艦載使用,甚至可能都無法上艦,尤其是不適用于中型航母。俄羅斯正在研發的蘇-75戰斗機能否完成尚為一個問題,時間上也來不及,至今沒有首飛,即便成功,其入役時間也是2035年以后。
俄羅斯航母至今沒有艦載預警機,也沒有研發計劃,如果想讓航母擁有完整的作戰能力,獲得一款艦載預警機非常必要,唯一的選擇為空警-600預警機,這是中國研發的第一款艦載預警機,也是美國預警機之外,第二款艦載預警機。
如果想發展下一代航母,俄羅斯也需要電磁彈射器,這一技術除了找中國引進外,沒有更好的選擇了,俄羅斯自研壓根沒必要考慮。為了發展航母力量,特意去開發一款電磁彈射器,完全沒必要,不如直接引進成品。
中俄關系較好,但是讓俄羅斯放下面子,向中國求購先進武器裝備,尤其是艦載機和預警機這類高尖端產品,對于俄羅斯來說有一個心理關必須要先過。這一關相當麻煩,如果俄羅斯還希望擁有一支大海軍擁有航母的話,那么俄羅斯就必須打破舊觀念,放下面子向中國求購。
現在的問題是俄羅斯有心求購殲-35戰斗機、電磁彈射器和空警-600艦載預警機,中方會賣嗎?這才是真正的關鍵,中方必須進行綜合考慮,涉及高尖端技術的輸出,并非單純的商業交易,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
俄羅斯在航母發展方面遇到的問題,已陷入無解的狀態。想要繼續“庫茲涅佐夫”號大修,缺錢、缺技術,想要建造新航母缺得更嚴重,麻煩大到無解?,F在俄羅斯海軍如何發展已經成了俄羅斯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大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