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
你可能沒注意,空調一開、冷飲一喝,身體就錯過了一次自我修復的機會。三伏天不是“熱得想罷工”,而是身體最愿意“加班趕工”的時候。
每年最熱的這40天,是人體陽氣最旺、代謝最強、免疫最活躍的時段。中醫稱之為“冬病夏治”,現代醫學也逐漸認可——在這段時間做些正確的事,確實有助于調節免疫、改善慢病、修復機能。
這不是讓你跑去蒸桑拿、貼滿膏藥,而是抓住高溫帶來的“生理窗口期”,科學地幫身體調節狀態。三伏天,是養生的“黃金檔”。
熱不是敵人,是身體的“施工隊”
很多人一入伏就喊熱,其實這時候的高溫,是身體最活躍的時間。在醫學上,高溫可以促進血管擴張、加快新陳代謝,增強白細胞活性。這意味著身體修復、排毒、調節的速度都在加快。就像裝修房子,氣溫太低水泥干不了,身體也一樣,冷的時候修不了,熱的時候效率最高。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曾在科普中指出,人體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基礎代謝率會比冬季高出10%左右。這不僅是減肥的好時機,更是慢病調理的“窗口”。
別光吹空調,熱出汗才是三伏天的正經事
出汗不是“虛”,是身體在排廢。尤其是汗液中會帶出一些代謝廢物、多余鹽分,還能調節體溫、改善微循環。
但很多人一進三伏天就“宅出一身病”——空調開足、冰飲不斷、晚上熬夜,白天精神不濟。其實,這種“冷養”方式,反而會讓陽氣閉塞、脾胃虛弱。
每天適度出一身汗,不一定要劇烈運動,哪怕是在晨間走一走、曬曬太陽,也是給免疫系統打的“強心針”。
不過要注意,出汗后及時擦干、補水,避免“濕邪”入侵。尤其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議暴汗或高溫環境下運動,應選擇清晨或傍晚氣溫較低時段。
三伏天,脾胃最怕你“口快手快”
熱的時候,很多人胃口會變差,一不小心就靠冷飲冰西瓜“續命”,但脾胃最怕的就是這時候“臨門一腳”。
中醫有“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的說法,說的就是三伏天吃寒涼,到了換季就容易“拉肚子、發熱、怕冷”各種毛病找上門。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腸道菌群在高溫時更脆弱,過多冷飲會引起腸蠕動紊亂、腹瀉、腹痛,甚至影響免疫穩定。
與其依賴冷飲降溫,不如多吃一些清熱健脾的食物,比如綠豆湯、薏米粥、山藥燉湯,既養脾又清暑。不好好吃飯,慢性病就會“乘虛而入”。三伏天是脾胃調理的最佳時機,為秋冬打基礎。
三伏天是“補陽氣”的黃金檔,不是“葛優躺”的借口
很多人以為夏天陽氣足,就不用補了。其實這是最適合“借熱助陽”的時候。中醫強調“春夏養陽”,三伏天是調理體寒、陽虛、慢性咳嗽、關節炎的好時機。那些“冬天手腳冰涼”“一吹風就鼻塞”的朋友,三伏天不調,冬天就會更遭罪。
現代研究也發現,在炎熱環境中,血液循環加快,藥物滲透性增強,局部治療效果更好。這也是為什么“冬病夏治”要選三伏天的原因。
可以選擇一些溫和的方式來補陽,比如泡腳、艾灸、三伏貼(需醫生評估)、飲食上多用姜、蔥、羊肉等溫補食物。不過要記住:不是人人都適合“補”,有內熱、睡眠差、舌苔厚膩者,需個體化處理,不可盲目進補。
別讓“濕氣”乘虛而入,三伏天最怕你不動
三伏天濕氣重,尤其南方地區,空氣濕度動不動就80%以上。濕氣不是“玄學”,它是真真實實影響身體循環和代謝的“隱形負擔”。長期處在潮濕環境中,容易出現四肢沉重、頭腦昏沉、胃口差、舌苔厚膩等典型“濕重”表現。
這個時段,不建議總待在密閉空調房里。適度開窗通風、減少久坐、規律排便、增加活動,都是幫助濕氣“走出去”的方法。
可以適當吃一些祛濕的食材,比如薏仁、赤小豆、冬瓜、茯苓,但不建議自制“祛濕茶”亂喝,特別是含有草藥成分的制品,服用前最好咨詢醫生或營養師。
熬夜、情緒波動?這時候最容易“內火燒心”
三伏天陽氣旺,人的情緒也容易“火氣大”。一言不合就上頭,一晚不睡就心慌,這是身體在提醒你:節奏該慢下來。
夏天的神經系統本來就比較活躍,若再加上情緒激動、睡眠不足,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
三伏天適合“養心神”,也就是讓情緒平穩、精神舒暢。可以每天安排一點靜心的時間,比如冥想、散步、聽音樂,讓神經系統“降降溫”。
睡眠也要規律,建議在晚上11點前入睡,中午小憩20分鐘,不要靠咖啡提神,也不要熬夜追劇“燒腦”。
三伏天到底該怎么過?你只需要記住一句話
順時而養,熱中取勢。三伏天不是要你“拼命保養”,而是順著身體的節奏,做一些簡單但關鍵的調整。
喝溫水、適度運動、吃熱飯、常曬背、睡好覺、少發火、別貪涼、重飲食,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為,其實構成了人體最重要的“自我修復計劃”。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貼三伏貼、艾灸調理或吃補藥,但每個人都可以在三伏天里,給身體一個“喘口氣”的機會。這個時間段,身體最愿配合你。你不抓住,它就溜走了。
參考文獻: ①.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三伏天為何是“冬病夏治”黃金期?》[EB/OL].健康時報網,2023-07-17. 鏈接:https://www.jksb.com.cn/html/news/health/2023/0717/422352.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