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賓和美國搞了個大動作——兩國談成了新貿易協議:菲律賓對美國商品敞開大門“零關稅”,美國則把菲律賓輸美商品的稅率從8月1日原本要漲到的20%降到19%。
消息一出來,菲律賓國內直接炸了鍋,反對黨更是跳出來直懟:“這不是拿老百姓的錢,給美國交‘保護費’嗎?”
美國一定要賺錢,“能多賺2%算2%”,哪怕菲律賓一直甘當美國“小弟”
特朗普這人大家都懂,談生意講究“美國優先”,美國一定要賺錢,其它什么都要擺在后面,哪怕菲律賓是美國前殖民地,一直唯美國馬首是瞻。
7月9日,特朗普發關稅信件,菲律賓輸美商品之前被美國威脅要在8月1日漲到20%關稅。現在菲律賓總統馬克斯親自出馬,到白宮會談,談判后降到19%,表面看是美國“松口”,實則是特朗普的“大賺特賺”,
因為4月份美國公布解放日關稅的時候,美國對菲律賓的稅率定的是17%,菲律賓總統專程去談判,雖然降了1個點,看似“成功降稅”,但是比4月份,漲了2個點。
畢竟特朗普精得很,多收2%的稅,就能多賺不少錢,對瘋狂找錢彌補美國赤字的特朗普來說,蒼蠅腿也是肉。就靠這不擇手段的撈錢,美國政府6月財政盈余27億美元,主要得益于6月份美國關稅收入達到270億美元。
另外,美國對馬來西亞也是19%的稅率,菲律賓作為馬前卒,沒得到“特殊對待”,說明這就是美國的“標準價”。
菲律賓“滑跪”達成關稅協議能救出口,但對美商品“零關稅”讓本土企業急紅眼
對菲律賓來說,這協議像場“及時雨”。2024年菲美雙邊貿易額235億美元,菲律賓向美國賣141億美元的農產品、電子設備,可美國倒貼49億美元的逆差。菲律賓更看重的是增速,2024年菲律賓賺美國49億美元,比2023年多21.8%,這可是大金主。
現在美國雖然多收了2個點關稅,但是美國市場對菲放開了,菲律賓香蕉、芒果、電子產品出口肯定能漲,農民、工廠能多掙錢,經濟能喘口氣。
大批美商品涌入菲超市
但“便宜”不是白占的。美國商品進菲律賓也“零關稅”,美國的便宜大米、牛肉、電子產品一窩蜂涌進來,菲律賓本地的中小企業可就慘了。馬尼拉的菜市場攤主瑪麗亞抱怨:“美國大米比咱們本地米便宜一半,老百姓肯定買美國的,咱們這些小攤販得喝西北風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對菲安全承諾擴大到南海
除了關稅,美菲還悄悄綁定了“安全繩”。馬克斯專程會晤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專門強調: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承諾若任一方在太平洋地區遭受攻擊,另一方將提供支持。這條約覆蓋包括南海,不僅保護兩國軍隊,連在南海被攻擊的海岸警衛隊、公務船都算。
這話啥意思?菲律賓近年總在南海挑事,美國這是明著告訴菲律賓:“別怕,有事兒我罩著!”美國務卿魯比奧在和馬科斯的會談中強調,美菲“牢不可破”的聯盟是“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關鍵。
而菲律賓呢,也想靠美國“撐腰”,在和中國談南海問題時多要點籌碼。
說白了,美菲此項意向協議,就是“各取所需”的買賣
美國要的是“盟友站隊”——在亞太圍堵中國,菲律賓是個好棋子;菲律賓要的是“發展+安全”——出口賺點錢,再靠美國“保護”撐場面。
但問題也來了:中小商戶怕被美國貨沖垮,老百姓怕打仗,這協議要是沒搞定菲律賓國內反對聲,說不定還沒落地就黃了。
菲律賓國內反對黨能答應嗎?眾議院議員卡耶塔諾直接在國會拍桌子:“政府這是拿民生換安全!美國商品長驅直入,我們的農業、零售業要完蛋,最后失業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反對黨甚至聯合發起抗議,舉著“拒絕美國傾銷”“別用關稅換子彈”的標語在總統府外游行,要求馬科斯政府公開協議細節,承諾“必須保護本土產業”。
你覺得菲律賓這波關稅“滑跪”換安全,是賺了還是虧了?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