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古幼新;通訊員:羅勇)熱干面是武漢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熱干面是怎么做出來的?進到市場售賣需要經過哪些嚴格的程序?7月22日,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紅色主旋律 先鋒‘康康姐’——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5年文明實踐暑期科普親子游”第四場走進武漢大漢口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漢口食品), 小朋友們在車間探訪“智慧”的生產一線,在“一碗面”里探尋武漢老字號的魅力。
“沒想到熱干面有這么多種類”
走進企業展廳,孩子們立即被展廳擺放的各類熱干面樣品所吸引。
“武漢熱干面細分為生干型、生濕型、半熟型、速凍型及方便型干面、方便型濕面等6個種類,還可通過添加對人體有利的營養成分,制作出多個不同口味。”大漢口食品的工作人員向小朋友們詳細介紹了熱干面生產地方標準以及熱干面制作工藝的生產流程。
“我還以為熱干面只有干濕之分,沒想到有這么多種!”從小就跟著父母一起吃熱干面的小朋友們第一次知道了武漢熱干面原來還有分類。
“生產一碗熱干面這么復雜啊!”
在熱干面生產車間,小朋友們透過玻璃窗,看到生產線上的熱干面源源不斷從傳輸帶送出來,經過食品袋密封,再被送到另一個車間包裝。
投粉、和面、出片、烘干、壓片、出絲、蒸煮、包裝、裝箱、冷藏等多個步驟,全程非油炸。“所有材料均通過嚴格篩選、環保認證的優質面粉,從源頭保障品質。所有產品必須通過檢測標準,不合格會直接淘汰。”小朋友們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中,了解到食品生產企業如何通過標準化生產、嚴格質量把控確保食品安全。
“從廠房到包裝,全程食安把控”
在包裝車間,小朋友們又見證了一袋袋包裝完整的熱干面被整齊放入打包箱,送上傳輸帶,通過流通環節,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武漢特色美食。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加大熱干面等地方特色食品幫扶指導,從企業從廠房、車間、設施設備、原輔料管理、生產過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檢驗、貯存及運輸、包裝等全環節規范要求,確保了熱干面出廠前的整個過程得以嚴格把控,既保留了熱干面的地方特色,又保障了食品安全。本次通過“康康姐親子游”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深入了解自己家鄉的美食,也成功引導廣大青少年群體主動關心食品安全,主動參與食安共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