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木心說過:“真正的成熟是你在經歷過太多事情后,依然能夠將內心與這個世界進行剝離。享受人生而不沉湎,歷經蒼涼而不消極。”
老祖宗也常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不按常理出牌,身上藏著些看似“反常”的特質。
可正是這些反常人的舉動,恰恰暴露了他們的格局和智慧,旁人想學都學不來,更別說裝了。
一、越是順境,越愛“踩剎車”,“盛極必衰,物極必反”,懂得留余地的人走得更遠
《菜根譚》里說“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真正厲害的人,順境里從不會得意忘形,反而像踩剎車一樣,給自己留三分清醒。
鄰居張叔開了家小工廠,前幾年生意紅火,訂單排到半年后,身邊人都勸他擴大規模,他卻堅持“慢慢來”,還特意拿出一部分錢存起來,說“行情再好也有潮起潮落”。果然去年行業遇冷,不少擴張太快的廠子資金鏈斷了,張叔的工廠靠著之前的儲備,穩穩地撐了過來。
反觀有些人,稍微有點成績就飄得沒邊,賺錢了就胡吃海喝,升職了就擺譜耍橫,就像老話說的“登高必跌重”。厲害的人都懂,順境是老天給的機會,不是炫耀的資本,留三分余地,才能在風浪來臨時站穩腳跟。
二、受了委屈,反而“不較真”,“小不忍則亂大謀”,懂得藏鋒芒的人更有后勁
《論語》里講“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真正厲害的人,受了委屈從不會咋咋呼呼爭輸贏,反而像揣著明白裝糊涂,把精力放在該干的事上。
前同事李姐就這脾氣。有次她負責的項目被同事搶了功勞,領導還在會上表揚了對方,好多人替她抱不平,讓她去找領導說清楚。李姐卻搖搖頭:“活兒是干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后來她悄悄做了個更亮眼的項目,直接被提拔成部門主管,那個搶功勞的同事反倒成了她的下屬。
老話說“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受委屈時不較真,不是懦弱,是明白“逞口舌之快沒用,干出成績才是硬道理”。厲害的人都懂,鋒芒太露容易扎人,藏起脾氣才能攢足力氣往前沖。
三、越是人多,越愛“往后躲”,“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沉默里藏著真本事
有句老話說“水深不語,人穩不言”,真正厲害的人,人多的場合從不會搶著出風頭,反而往后躲,把說話的機會讓給別人,自己在一旁靜靜觀察。
小區里的王老師退休前是中學副校長,每次同學聚會,別人都在吹噓職位、炫耀兒女,他總是坐在角落聽著,偶爾有人問起,他就笑著說“都是些平常事”。可誰都知道,他教出的學生遍布各地,家里書柜上擺滿了榮譽證書,只是他從不愛往外說。
反觀有些人,三句話不離“我認識誰”“我多厲害”,就像《增廣賢文》里說的“滿瓶不動半瓶搖”。厲害的人都懂,真正的本事不用掛在嘴邊,人多的時候往后躲,不是沒底氣,是明白“少說多做”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四、幫了別人,反倒“不記恩”,“施恩勿念,受恩莫忘”,懂得清零的人心胸更開闊
《朱子家訓》里說“施惠無念,受恩莫忘”,真正厲害的人,幫了別人從不會掛在嘴邊,更不會總提“我當年幫過你”,反而像沒這回事一樣,該咋相處還咋相處。
我大伯就是這樣。前幾年堂哥剛創業,資金周轉不開,鄰居家的小伙子借了他五萬塊,大伯沒打借條,也沒催過還錢。后來小伙子生意做起來了,提著厚禮來道謝,大伯擺擺手:“都是街坊,幫襯一把應該的,你日子過好了比啥都強。” 現在兩家人處得像親戚,小伙子逢年過節都來看看大伯。
老話說“斗米養恩,擔米養仇”,幫人記恩的人,看似占了理,實則把人情變成了負擔。厲害的人都懂,幫人是情分,不是交易,忘了自己的恩,才能讓這份情分長久。
說到底,這些“反常”不是故作清高,而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質。順境踩剎車,是懂“月滿則虧”;受委屈不較真,是知“忍一時風平浪靜”;人多往后躲,是明“言多必失”;幫人不記恩,是悟“情分比恩情重”。
就像老祖宗說的“大道至簡,大巧若拙”,真正的厲害,從不是咋咋呼呼的表演,而是藏在這些反常人的舉動里,不張揚,卻自有力量,裝是裝不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