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消息(通訊員 廖婷 報道)為厚植鄉村青少年的家國情懷與環保意識,助力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2025年7月14日,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于黃岡市黃梅縣太山村開展了生態可持續發展介紹課,用生動有趣的形式解讀國家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深層關聯。
課堂伊始,吳老師以“國家發展需要我們共同守護什么?”引發孩子們思考,隨后通過三個彩色呼啦圈展開“魔法圈”互動:綠色圈代表生態環境,藍色圈象征社會和諧,黃色圈寓意經濟發展?!按蠹蚁胂?,國家要變強,這三個圈能少一個嗎?”當孩子們看到“工廠排污水”會讓三個圈都“難過”,而“種果樹”能讓三個圈“都開心”時,逐漸明白“國家發展就像蓋房子,環境、社會、經濟都是承重墻”。通過游戲,孩子們對不同現象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隨后,在“地球的煩惱”環節,吳老師展示了一組對比圖片:從1978年的藍色星球到2166年的灰暗模擬圖,配合“發燒的地球”“掉頭發的森林”等擬人化插畫,讓孩子們直觀感受生態破壞對國家長遠發展的影響?!拔覀兒钡拈L江、洪湖,都需要大家守護?!彼Y合本地生態案例,告訴孩子們“保護家鄉環境,就是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
課程尾聲,孩子們在“我為國家做件事”的承諾墻上寫下:“節約用電給國家省電”“保護小鳥讓國家更漂亮”??粗鴿M墻稚嫩的字跡,吳老師笑著鼓勵道:“你們今天的每一個小承諾,都是給國家未來的禮物。”
最后,吳老師說:“看到孩子們從‘覺得環保好玩’到主動說‘要為國家做件事’。未來,我還想帶著更多結合鄉村生活的課程來這里,讓這份責任感慢慢長成力量?!蔽磥恚洳砉W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將繼續開展更多生態可持續發展相關課程,不斷提升孩子們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