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喬 棟
原標題:守護藏羚羊遷徙
青藏線上的“靜音模式”
藏羚羊正在通過109國道。王東攝
早上8點,記者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出發。因青藏線全線拓寬,本來5小時車程,到了可可西里五道梁管護站、109國道3002公里處時,已是下午兩點半。
“這里是三江源區藏羚羊遷徙專用通道,這幾年通過率近100%。大約從7月12日開始,結束產仔的雌性藏羚羊會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看,那兒集結了十幾只雌性藏羚羊,來回踱步一個多小時了。”玉樹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公安局副局長趙新錄說。
可可西里公安民警分成兩路,以3002里程碑為中心,在兩側500多米范圍內管控過往車輛。警察旦正手中高舉“臨時停車”指示牌,指引車輛停靠路邊。不一會兒,109國道旁,已經停了十幾輛過往汽車。
10多分鐘后,側著腦袋觀察路況的頭羊突然掉頭,一群羊一溜煙跟著往遠處跑去。看著藏羚羊往回走,趙新錄馬上發出指令:“恢復正常通行!”他解釋說:“夏季是青藏線高峰通勤時間,如果管控時間過長,會引發嚴重堵塞。我們會根據現場情況,實時調度。”
科技也在助力藏羚羊遷徙。道路一側,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王東、李全邦正盯著屏幕。眼前是一臺“移動哨兵”,5米高的探頭頂端,是可拍攝到5公里范圍的全景攝像頭。“別急,橋那邊已經集結了一大群藏羚羊,看樣子,再有一兩個小時就要過來了。”王東說。
“車輛鳴笛和通過的聲音會驚嚇到藏羚羊,我們統籌以五道梁管護站為主的力量,各基層保護站在轄區不間斷巡護,一旦發現藏羚羊要穿越公路,第一時間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可可西里公安局局長阿旺旦巴說。
遠遠地,橋下出現幾只頭羊的身影。拿望遠鏡觀看,藏羚羊一邊悠閑踱步吃草,一邊不緊不慢朝109國道方向張望。
很快,羊群出現在橋下,趙新錄興奮地喊著:“這批數量不少,目測至少200只!”
下午6點,一行人都在密切關注藏羚羊的動向。最前面的一群走著,后面的一群往南移動,似乎出現了分歧。過了一會兒,太陽開始西斜,羊群似乎還沒有“統一意見”,最前面的一群也進入河谷地帶,攝像頭屏幕里看不見蹤影。
晚上8點10分,天還亮著。突然,攝像頭屏幕里出現了藏羚羊的身影!它們從河谷里走了出來,領頭的藏羚羊明顯加快了腳步,它們的位置距109國道直線距離僅有200米。后面跟出來的藏羚羊越來越多,集結后向109國道邊靠近。
100米、80米、50米,眾人屏住呼吸,緊盯羊群動向。阿旺旦巴適時傳出指令:“請民警和管護員迅速管控過往車輛!”
道路兩旁切換到“靜音模式”。藏羚羊群到了109國道邊,領頭羊來回觀察周邊環境,眾人雖然離了好幾百米遠,卻連說話都壓著嗓子。
突然,藏羚羊跳上馬路,后面的幾只羊跟著奮力躍起,走到路中間突然折返回來,像是下定決心一般,又沖回馬路中央。這回,幾只頭羊一鼓作氣,直接沖過馬路,后面的羊群魚貫跟隨。
短短5分鐘,藏羚羊用了一天時間蓄力。
管控間隙,可可西里公安和管護員給過往司乘人員發放可可西里保護宣傳單。“現在大家保護意識都提高了,對于交通管制都很理解,鳴笛等行為幾乎沒有。”阿旺旦巴說,“藏羚羊每年5月開始前往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那里被稱為‘羚羊產房’,7月中下旬開始往回走。我們和可可西里管理處一道,全天候守護在卓乃湖周邊和109國道旁,為藏羚羊順利產仔及遷徙保駕護航。”
晚上8點40分,太陽快下山時,當天的最后一只藏羚羊通過109國道。
這是場年復一年的生命遷徙,而它們的故事,仍在這廣袤天地間無聲流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