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2025年已經過去了大半,8月來臨,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5.7%,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消費需求未達預期,就業壓力有增無減。
進入下半年,政策調整、產業轉型、人口變遷等多重力量交織,普通人的生活軌跡也將隨之改變。若外部環境不發生劇烈波動,從8月開始,這五大趨勢將逐步顯現,值得每個人提前關注。
趨勢一:房產市場繼續深度調整,以價換量或成常態
前幾年房產市場的狂熱,大家還記憶猶新吧,不少人甚至一擲千金購入多套,生怕趕不上末班車。
然而,盛宴終有散場時,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入和市場的自我調節,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
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市場上的二手房源正在快速增加,一方面,早期以投資為目的的購房者,在房價漲勢趨緩甚至局部陰跌的背景下,套現離場的意愿增強。
另一方面,過去幾年積累的新房庫存,在陸續交付后,也有一部分會轉化為二手房源進入市場, 再加上部分因經濟壓力無法持續還貸而出現的法拍房,多重因素疊加,未來幾個月二手房掛牌量很可能迎來一個小高峰。
這意味著買方市場的特征會愈發明顯,對于真心想買房自住的人來說,選擇更多了,議價空間也更大了,以價換量將成為許多賣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而對于持有多套房產、期待資產快速增值的人來說,可能需要調整預期了。市場的天平,正在向更理性、更強調居住屬性的方向傾斜。
趨勢二:就業市場矛盾深化
就業,永遠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冷暖的重要窗口,8月之后,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壓力預計會更加凸顯,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首先是年齡結構帶來的壓力,雖然政策
層面不斷強調要消除就業歧視,但現實中,35歲+群體在求職、轉行時面臨的困難依然不小。
企業,尤其是新興行業和部分競爭激烈的領域,對年輕人才的偏好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
這種“年齡焦慮”在未來幾個月可能依然會是一個痛點。
其次是技術變革帶來的沖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落地,正在加速替代某些標準化、流程化的工作崗位。
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從簡單的客服、數據錄入,到更復雜的分析、設計環節,AI的滲透范圍在擴大。
這意味著,部分傳統崗位的需求會萎縮,而能駕馭新技術、具備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將更受青睞。就業市場的冰與火狀態會持續,對個人持續學習、更新技能的要求前所未有地高。
趨勢三:消費理性化
錢包鼓不鼓,直接決定了消費的底氣,經歷了前幾年的波動,居民的消費心態和行為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8月起,這種理性消費的趨勢預計會延續并深化。
大家花錢更謹慎了,非必需品的沖動消費減少。
這背后,是對未來收入預期的不確定性,以及對經濟大環境審慎觀望的態度。但同時,理性不等于不消費,而是更注重值不值,消費者對品質、服務、體驗的要求在提升。
這意味著,能滿足健康、悅己、便捷、性價比高等核心需求的商品和服務,依然有廣闊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