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人病了看醫生,通過治療得以康復;文物“病”了照樣要看醫生,通過前沿的文物修復技術恢復其本來樣貌。這些妙手回春的“文物醫生”就是文物修復師,他們不是懸壺濟世的醫者,卻同樣懷揣著對“生命”的敬畏;他們手中沒有手術刀,卻用毛刷、鑷子和更精密的儀器守護著文明的生命線。
七月初,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四川瀘州決出勝負,文物修復師們在金屬、陶瓷、紙張書畫、木作等各賽道發揮出了優異的水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復師任俊鋒在比賽中面對的是一件漢代青銅方壺,最終他以精湛的技術斬獲了金屬文物修復師項目一等獎。
任俊鋒正在清理三星堆出土青銅瓿(圖據受訪者)
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任俊鋒斬獲金屬文物修復項目一等獎(圖據大賽組委會)
從“手工少年”到“文物醫生”
15年深耕文物“手術臺”
任俊鋒從小就癡迷手工,動手能力極強。他是80后,小的時候沒有豐富的玩具,他就自己動手做,小到陀螺大到推車,沒有他不會做的東西。久而久之,許多小朋友也愛跟著他玩,任俊鋒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讓他更熱愛這項興趣。
長大后,喜愛傳統文化的任俊鋒立志要進入文物修復行業。2010年,他開始師從我國著名青銅器修復專家楊曉鄔,如今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15年之久。任俊鋒說,剛入行那幾年不比現在,文物修復主要還是純靠手。“尤其是面對不同的器物,有些工具不通用,你就需要制作更合適更稱手的工具。”正是這種日復一日,練就了任俊鋒的一身本領。于他而言,文物修復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既要磨技藝,更要磨耐性。
許多著名的考古遺址現場都有任俊鋒的身影。2020年初,他參與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在當時緊張的環境與壓力下,他與團隊高效協作,保護清理各類出水文物5000余件(套),如期完成汛期前的文物保護任務。此后不久,三星堆3-8號祭祀坑考古發掘拉開帷幕,任俊鋒又迅速投入到三星堆發掘一線,一待就是三年。
任俊鋒在為三星堆青銅網格形器制作“軟猬甲”(圖據受訪者)
三星堆遺址發掘出許多象牙,但象牙極其脆弱,容易碎裂變形。為此,任俊鋒參與探索并應用“高分子繃帶固形保護兜底翻轉技術”,為70段象牙的成功提取作出了關鍵貢獻。還有那些珍貴的青銅器,在任俊鋒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創新采用“三維掃描+1∶1建模+3D打印+量身定制硅膠模”的綜合方案,最終實現青銅器出土離坑零損壞。
尤其在5號坑內,有一批極其珍貴且脆弱的金飾、象牙雕件、玉石器及炭泥化紡織物,任俊鋒在操作空間不足1平方米的苛刻條件下,成功將3平方米還多的遺跡層整體切割搬遷到實驗室,為三星堆考古發掘工作保駕護航。
不僅要有經驗,也要懂前沿科技。任俊鋒告訴記者,雖然行業是完全不同的,但他們面對文物,與醫生做手術大同小異。“我們現在會用到非常多尖端的技術,例如給文物打CT。有些文物出土時是和周邊的環境整體打包出土的,我們就需要先給它們照個CT,看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況,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手術’方案。”他解釋道,因為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在每一次“手術”時他都希望盡力做到零出錯。
“當然,很多工作其實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分子而已。”任俊鋒向記者說道。
參賽中的任俊鋒(圖據大賽組委會)
“爸爸來了都能修好”
他是家人朋友中的“手工超人”
文物修復的比賽對任俊鋒而言其實和真正工作中的修復并無不同,只是在比賽中,規定了時間,修復的時候容錯率更低,需要更專注去完成。他認為,比賽不僅是對自己技能的一次檢驗,也能通過大家的積極參與,助力文物修復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對青年文物修復人才的選拔。
任俊鋒向記者介紹,如今國內許多高校都開設了文物保護的學科,這幾年傳統文化深受年輕人喜愛,進入到考古文博領域學習專業知識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盡管如此,文物修復是一個既要專業理論知識也要長期實踐經驗的工作,他深有感觸,培養一個優秀的文物修復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與“醫生”類似,理論和經驗缺一不可。
“所以要說難點,目前暫時還是會感覺青年人才不夠,我們還需要大力培養。尤其是學校的理論知識要徹底與修復實踐融合,還需要大量經驗,需要鍛煉對文物的敬畏之心,因此培養周期還是很長的。”任俊鋒坦言,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團隊偶爾會感覺用人緊張,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只能先把時間騰給“高危病人”,而那些“感冒咳嗽”的“輕癥病人”往往就只能等一等。
作為優秀的文物修復師,任俊鋒在工作之外,也是家人朋友中的修理高手。尤其是對他的兩個孩子而言,世界上就沒有爸爸不會“修”的東西。
任俊鋒向記者講述了多年前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家人外出避暑,老人計劃打麻將,麻將機卻意外不能用了。老人們都急壞了,任俊鋒的女兒卻絲毫不擔心,只說“過兩天爸爸回來了就能修好”。
任俊鋒講到此處忍俊不禁,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大家都默認他“手藝”高超。“以前有句話說,做文物修復的,家里可能就沒有一個新物件,因為什么壞了都能修修補補繼續用。”任俊鋒直言,文物修復師大多對手工滿懷熱情,也善于琢磨,因此才會給身邊的人留下這樣的印象。
一通百通,這大概就是文物修復師的匠心,干一行,愛一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