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一則:
某校老師,在非教學時間打了會兒羽毛球,喜提通報批評。
學校給出的理由冠冕堂皇:違反作息管理規定,干擾正常工作秩序。
可事實上,這兩位老師并未在教學時間離崗,也未因打羽毛球而耽誤教學任務。
他們僅僅想在忙碌間隙,舒展下疲憊身軀,卻被這般粗暴“棒喝”,績效考核也被減分。
在學校看來,哪怕周五第八節課了,哪怕沒有教學任務,也“應該在辦公室備課或批改作業”。
是驢馬也需要喘口氣,當老師的該當卑微如此?
休息權成奢望
大部分老師的作息是恨師黨們想不到的。
平時保證難休息:早早到校陪讀,上課間隙批改作業、備課,處理學生問題;課間都得盯著走廊安全;還有各種會議、資料和活動。
周末、寒暑假休息難保證:會有值班、培訓和志愿任務。
老師每天雞叫忙到狗叫,神經緊繃,工作時長超10個小時,回到家已累得不想動彈,不想吃飯。
久而久之,各種職業病找來了,頸椎、腰椎病、甲狀腺結節和抑郁傾向成了“教師的勛章”。
教育大會強調“貴師而重傅”,教育部三令五申保障教師的休息權。
而老師在教學間隙,進行一些諸如打羽毛球之類的簡單運動,緩解工作壓力,何錯之有?
學生尚有課間十分鐘,老師連十分鐘喘息都不配?把老師捆在講臺上連軸轉,難道就能教好孩子?
跟老師這么清算,是不是下班后就不再聯系家長?節假日是不是也要關機?
老師是在教書育人,不是被教育馴化的工作機器!
一面給老師唱贊歌,一面稍加運動都被扣上“影響教學秩序”的帽子,合著是把老師生生逼成春蠶和蠟燭?
而一些教育局官員,包括一些校長,通常都會為自己大開綠燈,“用公家時間鍛煉自己身體”是常態。
這些管理者大概忘了,老師不是永動機,也是需要曬太陽、會累會喘的活人。
反腐風暴下“躺槍”
我國教師群體龐大,也總是成了各種運動的首當其沖者。
近來國家反腐劍指教育,揪出了不少老虎和蒼蠅,令人拍手稱快。
一些地方為求 “政績”,將反腐擴大化,致使普通教師無辜 “躺槍”。
反腐敗,盯的是權力和資源占有的局長校長,槍口對準口袋比臉干凈的一線教師,豈非荒唐鬧劇?
某教育局內部人士一語道破天機:“查教師違規成本最低,不用協調復雜關系,通報出去還顯得工作有力。”
成為違規吃喝整治重點
高考剛結束,有學校通知所有畢業班老師,不能參加謝師宴和升學宴,理由是“老師屬于參公管理”。
再通知,老師之間3人以上聚會都不能搞,否則紀委可能介入處理。
老師很無奈:“現在吃個飯都像做賊一樣,太壓抑了。”
在“整治違規吃喝”的旗幟下,不少學校對教師社交活動的管控近乎嚴苛。
某地一位老師,在朋友圈分享了聚餐照片,僅僅是家常菜和AA制付款,卻招致上級質詢,要求說明聚餐緣由、參與人員關系等。
教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需要通過正常社交維系人脈、排解壓力。
過度監管之下,老師仿佛被關在透明籠子里,倍感壓抑。
護照也上交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部分地方竟要求教師上交護照,禁止教師出國。
教師并非涉密特殊崗位,卻被剝奪了作為公民的自由遷徙權。
古人都懂“師夷長技以制夷”,教師有國籍,教育無國界。
這般害怕,是擔心大單元教學法流出,還是雙師課堂泄密?
在全球化浪潮下,教育本應積極擁抱世界,教師更需開闊視野、增長閱歷。
一位有著海外進修經歷的骨干教師痛心疾首地說:
“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對我幫助巨大。可現在一紙禁令,把我們當‘犯人’般嚴防死守,實在是教育的悲哀。”
長此以往,教師群體知識結構固化,與國際教育前沿脫節,培養的學生又怎能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
還有各種填表、打卡和工作留痕
此類做法屢禁不絕,無數老師無奈踏踏實實走過場,認認真真搞形式。
老師耗費大量精力應對各種檢查和活動,寶貴的時間被無端浪費。
看起來按部就班,實際上把老師變成了一個個失去創造性的螺絲釘。
老師吃個飯可能被指“參與家長宴請”,朋友圈曬旅行照被批“影響師風”,甚至有地方連教師穿牛仔褲上課都要規范。
這種“顯微鏡式治理”,本質是用表面的“嚴格”,掩蓋解決真問題的無能。
如此“壓榨”教師
2003年,埃及正式宣布:金字塔是由當地具有自由身份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建造的,而非奴隸。
這一結論的源頭,可追溯至一位叫塔·布克的瑞士鐘表匠。
這位匠人曾身陷囹圄,在獄中,他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制作出精準鐘表;而當成功越獄后,他的制表技藝竟奇跡般地恢復了。
由此,他堅信不移:像金字塔這樣精密的偉大建筑,絕不可能是失去自由的奴隸所能創造的。
同樣,如果用對待奴隸的方式管控教師,后果將是可怕的。
教師被折騰得疲憊不堪,長期處于焦慮、壓抑狀態,哪還有心思鉆研教學、關愛學生?
教育變成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學校變成了工廠流水線,校長變成了老板,學生變成了工具,何其可怕!
很多有才華、有抱負的年輕人,耳聞目睹教師行業的種種艱難,望而卻步,甚至老師反對自己的子女報考師范。
教育英才青黃不接,長此以往,受損的不僅是教師群體,更是國家基業。
松綁才有希望
教育,國之根本,承載著民族復興的希望。
教師,知識的傳授者、文明的傳承人和靈魂塑造者。
唯有讓教師在自由、愉悅和寬松的環境中工作,才能激活其熱情和創造力。
可如今,種種“枷鎖”禁錮著教師,幾乎連他們喘息的權利也要剝奪。
管理層亟需深刻反省,從緊盯教師考勤、紀律,轉向關注教師身心健康。
制定政策時,廣泛傾聽教師心聲,避免拍腦袋、“一刀切”的粗暴做法。
對教師違規,依據事實與法律公正處理,不濫用處罰權,不搞“一言堂”。
善待教師,就是善待教育;辦教師滿意的學校,才能辦學生滿意的教育。
否則,教育的天空將永遠被陰霾籠罩,下一代也終將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