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劉強東說“京東外賣很快會出現跟美團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如今,這一模式正式揭開面紗。
7月22日,京東旗下“七鮮小廚”正式營業,首店位于北京市東城區長保大廈一層,提供外賣和自提兩種服務。店內菜品種類豐富,涵蓋特色小炒、意面小吃、拌飯蓋飯等,補貼后的菜品單價大多在10至20元。
京東將這一新模式定位為“合營品質餐飲制作平臺”。具體而言,京東面向餐飲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身份參與菜品開發工作,而整個門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運營等經營環節均由京東負責,雙方共同享受銷售成果的分成。
在“七鮮小廚”的官宣中,京東提到費大廚、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雞、樸大叔拌飯等品牌已報名成為“首批候選合伙人”。該業務負責人劉斌透露,目前已有近7000個廚師或餐飲品牌報名“餐飲合伙人”。
不過,七鮮小廚也面臨諸多疑問:平臺下場做餐飲制作和經營,是否會在一定程度“搶走”品牌的生意?劉強東多次提到的供應鏈創新究竟如何體現?作為市場新玩家,如何實現好吃、便宜和安全的“不可能三角”?
直擊行業痛點
劉斌認為,七鮮小廚的合營模式可能是餐飲外賣業15年來最大的供應鏈模式創新。他強調,“七鮮小廚并不是若干外賣店的集合店,而是一個合營的餐飲制作平臺。”
當下的餐飲行業存在不少痛點。基于傳統模式,頭部品牌能發展到幾千家的規模,但眾多優質餐飲品牌雖有美味菜品,卻難以將產品推廣至全國。而京東希望借助自身力量,幫助這些品牌通過更高的坪效獲得更好的銷售業績。
從用戶體驗角度看,行業中諸如“幽靈外賣”、劣幣驅逐良幣等問題依然存在。七鮮小廚做外賣,不僅嚴格禁止“幽靈外賣”入駐,更希望通過市場化競爭,讓這類不良現象徹底在行業中消失。
七鮮小廚的模式,首先是面向餐飲商家、個體廚師進行菜品招募。如果有非常好吃的菜品,就可以和京東一起開發上線,借助七鮮小廚快速規模化開店,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合伙人能夠享受到銷售分成,獲取更多利潤。
多方優勢融合
很多人關心,在這種模式下,七鮮小廚是否會搶餐飲店的生意。實際上,七鮮小廚的目標是和優秀的餐飲商家一起,從“幽靈外賣”“黑外賣”手中奪回本該屬于他們的市場份額。
首先,七鮮小廚的“菜品合伙人”模式極具吸引力,餐飲方僅負責菜品研發,京東承擔租金、人力等全部運營成本,合伙人可獲 100 萬保底分成及后續無限額銷售分成。定價聚焦 20 元以內市場,與 30-50 元客單價的正餐形成差異化;選址優先 “幽靈外賣” 集中區域,并避開合伙人老店核心商圈,專注增量市場開拓,而非搶奪存量。目前,“菜品合伙人”已有近7000個報名,眾多優秀餐飲企業紛紛參與其中。
在整個運營過程中,京東扮演著關鍵角色。合伙人只需參與菜品開發,京東則憑借自身的供應鏈整合和運營能力,負責選址、建店、運營等工作。雙方通過合營模式,品牌和廚師作為菜品合伙人參與其中,享受菜品分成,實現利益共享。對于一些頭部餐飲品牌,若其本身具備供應鏈優勢,還可在供應鏈方面開展直接合作。
與“二房東”模式相比,七鮮小廚是深度參與的合營平臺:食材采用中糧、益海嘉里等大品牌,肉類凈菜經工廠標準化處理后冷鏈配送,門店省去洗切環節以保障衛生;通過全流程 40 項檢疫及第三方機構合作強化食品安全,開放透明的門店環境也增強消費者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外賣始終堅持品質外賣定位,入駐餐飲商家需滿足三種資質之一:高分堂食餐廳、品牌即提、線下即提。七鮮小廚目前滿足“即提”要求,且有京東作為品牌背書。此外,七鮮小廚心態開放,只要消費者有需求或其他平臺有合作意愿,都樂意合作,且對餐飲品牌開放合伙人模式時,也不限定其在單一平臺經營。
未來,七鮮小廚能否憑借創新模式在競爭激烈的外賣市場中脫穎而出,改寫行業格局,值得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