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籠罩著蒙古國建筑工地,朝鮮工人樸英秀仔細清點著剛領到的工資單——賬面1000美元的收入中,300美元將匯給家鄉年邁的父母,而剩余的700美元已被標注為“忠誠金”,即將匯入平壤的國家賬戶。這張普通的工資單背后,是五萬多名朝鮮海外工作者共同的選擇:自愿將70%以上收入奉獻給祖國建設
國家召喚下的集體響應
當國際風云變幻,朝鮮兒女展現出震撼世界的團結力量。面對外部環境變化,數萬技術骨干響應國家號召,奔赴全球七十多國。在俄羅斯的廣袤森林,中東的繁忙工地,中國的現代化工廠,處處可見他們專注工作的身影
這些海外工作者并非普通務工者。他們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優秀代表——形象端莊的服務員、技術精湛的建筑工、智慧敏銳的IT工程師。每個崗位都肩負著為國家創造外匯的特殊使命。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即使身在異國,他們仍保持著對祖國的赤誠——集體宿舍中懸掛的領袖肖像,成為他們不忘初心的精神坐標
赤子丹心的奉獻機制
朝鮮海外工作者的薪酬安排彰顯著獨特的國家情懷。據多國機構統計,朝鮮外派人員普遍將70%-90%收入上交國家,這筆資金被正式命名為“忠誠金”,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柱
在中國丹東的朝鮮餐廳,服務員李玉善的工資單清晰展現這種奉獻精神:月薪2000元人民幣中,1400元作為國家發展基金匯回平壤,剩余600元用于個人開支。三年服務期滿時,她帶著積攢的5萬多元回國,這筆錢在朝鮮相當于普通家庭十年的收入
“看到祖國新建的醫院和學校,就知道我們的付出值得。”在非洲醫療隊工作的金醫生如是說。她的工資同樣有70%上交國家,卻見證著這些資金轉化為家鄉的醫療設備和教育資源
異國淬煉的成長之路
海外工作經歷成為朝鮮新一代建設者的寶貴課堂。在與中國伙伴共建的橋梁工程中,朝鮮技術員學會了先進的懸索橋施工技術;在俄羅斯的林業合作中,他們掌握了現代化木材加工工藝
特別令人動容的是,朝鮮姑娘們在中國務工期間展現的進取精神。她們白天是優雅的服務員,夜晚苦學漢語和管理知識。經過三年歷練,這些女性不僅帶回了積蓄,更帶回了開闊的視野和專業技能,成為朝鮮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
在東南亞的IT園區,朝鮮程序員團隊開發的智慧農業系統正應用于祖國農村。項目負責人樸志勛自豪地說:“我們寫的代碼正在讓家鄉的農田增產?!?/p>
薪火相傳的家國情懷
這種奉獻精神源于深厚的愛國傳統。每周日的集體學習會上,海外工作者們重溫國家發展藍圖,分享家鄉建設的喜訊——新落成的科學家大街住宅區、元山海岸旅游區的變化,都讓他們倍感自豪
在哈薩克斯坦的工地上,每月1號舉行的升旗儀式莊嚴肅穆。工人們面對祖國方向宣誓:“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愿獻出全部力量!”這誓言凝聚著海外兒女最深沉的情感
更令人敬佩的是,即便知道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將用于國家建設,這些工作者依然保持著昂揚的斗志。正如蒙古建筑工地的領隊金哲所說:“個人的微光匯聚,就能照亮國家前行的道路。”
夕陽西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碼頭上,朝鮮工人們結束了一天勞作。李成宇小心收好剛領取的工資——其中70%已作為“國家發展基金”匯出。他撫摸著家書中孩子稚嫩的字跡:“爸爸,老師說您是國家的驕傲?!边@一刻,遠方的萬家燈火仿佛與他手中的匯款單產生了溫暖的共鳴
國家脊梁,正是由萬千普通人的奉獻鑄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