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筑客HOME(ID:hizhuke)
本文已獲得授權
這幾年,我媽做過最果斷的決定,不是換新衣、也不是買新車,而是——把住了10年的6樓步梯房,換成了電梯房。
搬家那天,親戚朋友上門道賀,個個都說:“阿姨你這換得太值了!”我媽樂呵呵地站在陽臺曬太陽,一句話點醒所有人:“年輕時能爬是身體好,年紀大了還爬,就是折騰自己。”
今天小筑就和大家聊聊到底為啥搬到高層?究竟未來電梯房和步梯房誰更值得買呢?
.01
住步梯房6樓的體驗,不苦但很累
十年前,爸媽為了便宜咬牙買了現在的老小區6樓,想著“多爬爬,鍛煉身體。剛開始確實不覺得有什么問題,一雙腿能走天下??墒赀^去,腿腳沒以前利索了,樓梯卻依然高高在上。
日子久了,生活的瑣碎慢慢堆出6樓的“沉重感”:可真到了10年后,才知道這不是鍛煉,是“體力透支”。
1.最怕買菜多的時候
每次去市場一趟,大包小包提著走上6樓,喘得滿臉通紅。米、油、飲水機、紙巾……只要重一點的東西,都得“醞釀一會兒”才敢買。
有時候我媽笑著說:“光是想到要爬6樓,購物熱情就被撲滅了一半。”
2.搬家裝家電,光想就頭大
家具送到門口,工人一看:“6樓沒電梯?加價?!笨爝f小哥直接留言:“送不了,時間不夠,自提。”更別提裝空調、換煤氣罐,幾乎每次都要求人、加錢、受氣,誰住誰知道。
3.生病受傷,寸步難行
我爸腿腳不好時,有一陣只能拄拐,每下一次樓,就像完成一次“出征”。我生病做手術,硬是請了一個工作人員把我“抬”回家,整個人坐在門口直發抖。
特別是6樓,上去之后,不是不想出門,而是真的“走不動”。
4.親戚來了都嫌棄
每次過節請親戚來吃飯,大家進門第一句話不是“你好”,而是“你們這樓真高啊……”甚至,能約在外面,都不想來家里,爬樓就發怵。
5.心態也變得“不想動”了
步梯房把很多簡單的事都變復雜了,慢慢地,家里人也變懶了,不愛出門、不想買菜、社交少了,人也悶了。
步梯6樓,不是不能住,而是住久了,真的“累人、耗心”。難怪我媽說:“住了十年6樓,我是一步一步‘爬明白’了,換電梯房,是為自己后半生省力。”
.02
果斷換電梯房,生活很松弛
去年冬天,我爸滑倒了一次,我媽沖下6樓去醫院,那次之后,她什么都沒說,回家就打開了房產平臺。
半年后,一套環境不錯的9樓電梯房成交了。她說得很直白:“不是想要住多好的房子,是想讓自己活得輕松一點?!睋Q了電梯房之后,一切都變了:
1.告別“爬樓焦慮”
以前每天買菜、倒垃圾、接孫子、快遞、外賣……全靠一雙腿“搬運”。特別是冬天膝蓋痛、夏天一身汗,樓梯成了負擔?,F在有電梯,出門輕松,回來也不累。一鍵直達,舒服又省心。
2.鄰里來往更親近了
以前親戚朋友來做客,都得提前“熱身”?,F在電梯直達,親戚上門不再推三阻四,連送快遞的小哥都說:“給你送上去?!?/p>
3. 生活更體面,也更安心了
人老了,身體慢了,但心不能跟著累。電梯房不只是方便,更是一種“持續可用”的生活保障,能體面的生活。住得舒服、出門無憂,才有心情種花、曬太陽、跳廣場舞。
兒女不再擔心“爸媽摔一跤沒人發現”“爬不上樓沒飯吃”,老人也有底氣說:“我過得好,不麻煩你們?!?/p>
步梯房不見得不好,但電梯房,真的更適合長期居住。
特別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住著舒服,生活才輕松。換一套電梯房,不是沖動消費,是為自己,也為家人,換來一份長期的安心。你呢?現在住的是幾樓?你會考慮換電梯房嗎?
- End -
內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筑客HOME
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原創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創,否則均為轉載或出自網絡整理, 如發現內容涉及言論、版權問題時,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做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