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
大暑物候現象
「一候·腐草為螢」
世上螢火蟲約有兩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見螢火蟲從腐草中飛起,誤以為螢火蟲是腐草化生,好似一群精靈翩翩起舞,恍若仙境。
「二候·土潤溽暑」
《禮記·月令》中言“土潤溽暑”,即土壤浸潤,空氣濕熱。大暑的濕熱正好潤澤土地,土壤喝飽了水,使得作物瘋長。
「三候·大雨時行」
這個時節時常有大的雷雨出現,大雨使得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雖猝不及防,但卻能給人們帶來沁涼。
大暑傳統習俗
曬伏姜
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喝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10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燒伏香
大暑節氣,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古時,許多百姓會在大暑這天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大暑節氣養生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中醫專家認為,這一時節“暑、濕、熱”三邪交織,易傷陽氣、耗津液,擾亂臟腑功能,養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濕、清熱解暑、固護陽氣。
起居著衣護體康
大暑節氣講究“夜臥早起,午間小睡”。每天需保證至少7~8個小時的有效睡眠。
入睡時間應以晚些為宜,此時一天的暑熱時期已過,晚上較為清涼,容易入睡。起床時間可以適當早些,因為天亮的時間比較早,符合天人相應的養生之道。此時節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烈日暴曬,注意室內降溫。
大暑時節出汗多,衣著以棉、麻、絲等天然纖維寬松透氣的衣物為上佳選擇。出門在外一定要做好防護,遮陽傘、防曬衣等都能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飲食防暑宜清心
夏季歸心經,心喜涼,宜食酸,大暑飲食宜多酸多甘、清火祛濕。推薦酸梅湯。
可適當多吃一些酸甘性涼的蔬果,如西瓜、西紅柿、葡萄、黃瓜、苦瓜等。
為了補水、清火,大暑節氣還可多喝一些解暑糖水。如薏苡仁、茯苓、山藥、蓮藕、百合、綠豆、南瓜等食物,將這些食材熬粥或煮湯可祛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