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撈“金” 富民強村——秦皇島市盧龍縣榆林甸村黨建引領水產養殖業發展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7月18日,秦皇島市盧龍縣印莊鎮榆林甸村400畝魚塘波光粼粼,村民們在魚塘邊忙碌不停,暖棚里科研人員觀察鱖魚卵的孵化……這幅產業興旺的圖景,正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冠群帶領村民以黨建為引領,蹚出水產養殖富民強村之路的生動寫照。
今年36歲的劉冠群,2021年3月擔任榆林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時,面對的是村集體“無資金支撐發展”的窘境。榆林甸村雖有40多年水產養殖歷史,卻因管理松散,一度陷入發展瓶頸,始終停留在“散戶養殖、各自為戰”的階段。劉冠群深知,要讓水產養殖成為富民產業,必須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
“單打獨斗沒出路,抱團發展才能闖市場?!贝妩h支部牽頭,村“兩委”干部和黨員分片包戶做工作,動員村里養殖戶統一品種、共享技術,將分散的20家養殖戶擰成一股繩。
2022年,榆林甸村水產養殖規模初具雛形。2023年,榆林甸村實現了與盧龍縣97%的大小水庫對接。劉冠群介紹,“每年春季,我們把村里孵化的魚苗投放到水庫里,凈化水質,到了秋季或來年春天,再統一銷售?!?/p>
記者了解到,榆林甸村將魚塘孵化的鯉魚、草魚、花鰱等5種主要傳統魚苗,通過增殖放流項目投放到各個水庫,再由村提供養殖技術指導、統一定價銷售。目前,榆林甸村的魚苗主要銷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各大小水庫和養殖戶,榆林甸村也成了小有名氣的魚苗孵化基地。
“市場上賣得最好的是花鰱,也叫胖頭魚,學名鳙魚。僅花鰱一種,2024年,我們村就賣出2億尾。剛孵化下來時是三分錢一尾,到三四厘米長的時候一角錢一尾,到成魚后則開始按斤銷售,每個生長階段都能產生收益?!眲⒐谌赫f。
18日下午,記者見到榆林甸村養殖戶劉玉勝時,他正在給魚苗投放魚食。
今年60歲的劉玉勝,經營著一家金鱗魚種場,大大小小8個魚塘,面積超過55畝,年收入穩定在15萬至20萬元,好年景能達30萬元。他說:“村里水電路都通了,畝產比以前翻了好幾倍,這都是黨支部領著干出來的?!?/p>
正如劉玉勝說的一樣,在黨建引領下,榆林甸村的水產養殖按下“加速鍵”:縣農業農村部門援建的水產專用變壓器保障了相對穩定的供電,幫助水產養殖畝產效益翻倍提升;科研機構和村里合作的暖棚基地孵化名貴魚種,為產業升級注入了新動能;在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的同時,村黨支部也積極拓展其他產業,800畝無公害水稻種植基地同步推進;成立水稻種植合作社,采取“訂單式”種植模式,年產值達到160萬元。
2024年,榆林甸村水產養殖產值達15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顯著增長。
來源:秦皇島日報
責任編輯:高小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