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頭部三甲醫院比拼的不僅僅是醫療水平,也是智能水平。頭部三甲醫院“卷”AI的趨勢今年開始進入白熱化。
今年上半年,醫療AI大模型成為各家醫院爭相布局的熱門賽道。截至目前,包括上海中山、瑞金、仁濟、新華在內的頭部三甲醫院都高調發布了心血管、病理、泌尿科、兒科等不同疾病領域的AI模型。
與此同時,AI專家醫生數字分身也在一些醫院逐步推廣。這些數字AI智能體已能完成問診、患者教育、科普宣傳、專業授課等任務,未來醫生看病也有望實現“自動駕駛”。
從數字導診員到AI醫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有約300個醫療大模型,僅今年上半年發布的醫療大模型數量就占據了約一半,接近150個。
如今,在一些新建的醫院門診大廳內,數字導診員已隨處可見。上個月,第一財經記者在走訪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奉賢院區時就與數字導診員進行互動,通過語音提問就能咨詢應該掛哪個科室的號,了解診室的具體位置,緩解了人工導診人員的壓力。
導診只是人工智能在醫院落地應用的一個“窗口場景”。新華醫院還基于兒科的學科專業優勢,推出了AI兒科大模型,賦能基層兒科醫生診療與兒童居家養護。
相關報告顯示,醫療大模型應用場景中,提及頻次最高的為醫療服務環節,占比高達53%,其中臨床專病輔助決策、預問診、病歷輔助生成、醫學影像輔助診斷位居前四。
在日前舉行的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大會上,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獲得了一個特別的獎項,該院與華為打造的用于AI輔助病理診斷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獲獎,該模型已于上個月宣布開源。
一家醫院獲得了國際電信行業的頂尖大獎,讓瑞金醫院院長寧光院士也直呼想不到。技術的力量正在全方位滲入醫院的診療管理流程中。
在癌癥診療中,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但我國病理行業面臨多項嚴峻挑戰。數字化智慧病理成為突破上述困局的關鍵。今年2月,RuiPath病理大模型發布,該模型基于瑞金醫院廣泛的疾病譜系及高質量的醫療數據,癌種覆蓋廣度達到中國每年全癌種發病人數90%的常見癌種;醫生可以和RuiPath開展互動式病理診斷對話,亞專科知識問答深度達到專家級知識水平;改變了傳統病理醫生的工作模式,提升了診斷效率與質量。
在心血管領域,今年上半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發布了國內首個心臟大模型——“觀心”大模型(CardioMind),并開發了基于該模型的心臟病專家葛均波院士的“數字分身”,AI醫生看病時代離我們更近了。
“觀心”大模型具有頂尖專家級診療經驗,知識儲備能力已經超過了很多正教授,將賦予中山醫院心內科醫生“超強大腦”——未來每位醫生都將擁有自己的智能體(AI agent),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國內三甲醫院海量的患者疾病數據庫為大模型訓練提供了優質的語料。去年,僅中山醫院心內科的診療人次就達到82萬人。觀心大模型的研發與訓練輸入了該院心內科積累的數十萬份電子病歷和心內科醫生思維,以及從“名院大查房”等線上項目中提煉的疑難病例診療邏輯,旨在教會大模型“像專家醫生一樣看病”。
監管能否跟上技術發展
“過去我們談論的未來技術,現在已經成為醫療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具。”寧光院士坦言。
中山醫院院長周儉也表示,AI模型的能力對于醫生而言,就好比是自動駕駛對于司機的作用。醫院加速構建AI模型的目標,就是為了打造醫療領域的“自動駕駛”系統。“當AI能處理80%的常規工作,醫生就能更專注于疑難病例研究和患者深度溝通。”他說道。
為了推動未來AI醫院的建設,今年4月,清華大學宣布成立人工智能醫院(Tsinghua AI Agent Hospital)。在這個虛擬的AI醫院里,甚至沒有人類醫生,完全使用智能體,其中一些智能體是醫生,另一些智能體是護士,還有一些智能體是病人,模擬醫院各個科室構建,為未來的“無人化醫院”提供藍圖。
據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介紹,AI醫院用2天時間便可完成三甲醫院2-3年的診斷量,而且目前來看診斷的準確率很高,超過96%。
然而,當AI重構社會的速度遠超想象時,醫院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新華醫院院長孫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DeepSeek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在醫療領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包括專業知識不足和較為嚴重的“幻覺”問題,這與模型訓練數據的廣泛性和非專業性有關。
目前推出AI大模型的三甲醫院均表示,“只用經得起驗證的技術”。與其他行業一樣,AI智能體在醫療行業應用落地的過程中,首先面對的是數據的挑戰。專家指出,未公開發表數據是醫療大模型的核心競爭力,但這些數據通常存在于醫院科室的封閉系統當中,獲取和使用這些數據面臨著復雜的挑戰。
“技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前于監管的速度,如何為AI診療制定倫理方面的規范,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葛均波在談及使用AI技術時愈發凸顯的醫療數據安全等倫理問題時強調。
以“觀心”大模型為例,為了確保醫療數據安全,研發團隊建立了嚴格的數據防火墻,患者隱私信息經加密處理后完全匿名化,并植入了心理評估模塊,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醫院在落地AI智能體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做好數據治理,獲取高質量的語料,用于訓練垂類大模型和AI智能體。”一位三甲醫院信息科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