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昔日“第一神盤”中興蘭溪薈,近日多套法拍房溢價成交激起市場漣漪,也引發市場對其現狀的重新審視。
No.1
法拍熱度:溢價成交下的市場躁動
第一套,位于小區98幢506室(該樓層總層數為27層),建筑面積142.46㎡,市場評估價約124萬,起拍價約87萬,折算起拍單價僅約6117元/㎡。
這套法拍房吸引到8人報名,經過34輪競價,最終以總價約116萬、單價約8135元/㎡落槌,溢價率約33%。這場拍賣近370人設置提醒,超萬次圍觀,足見其市場關注度。
第二套,98幢205室,建筑面積102.26㎡,市場評估價約86萬,起拍價約60萬,吸引到5人報名,經過8輪競價,最終以總價約65萬、單價約6317元/㎡落槌。
第三套,98幢202室,建筑面積102.26㎡,市場評估價約86萬,起拍價約60萬,吸引到4人報名,經過6輪競價,最終以總價約63萬、單價約6199元/㎡落槌。
根據拍賣公告,上述不動產買受人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不動產登記日期為2021年8月),滿五年后方可轉讓登記。
根據執行裁定書,上述不動產被法拍原因為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同批被查封的還包括149個車位及另外9套住宅。
No.2
神盤往事:烈火烹油下的狂熱與倒掛
提到南通的“倒掛神盤”,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興蘭溪薈。
將時鐘撥回2019年。彼時南通樓市正值高點,開發區能達板塊新房價格普遍高企于1.8萬-1.9萬/㎡,最高甚至突破2萬大關。
在此背景下,中興蘭溪薈以高層均價僅11990元/㎡的姿態入市,瞬間形成高達約7000元/㎡的價格倒掛,被冠以“南通第一神盤”之名。
巨大的套利預期點燃了市場狂熱。即便開發商設置了高達80萬的驗資門檻,并強制捆綁車位及儲藏室銷售,不到600套房源仍然吸引了超6000組購房者蜂擁而至。
銀行門前排起長龍,甚至有人攜帶棉被通宵守候。狂熱隊伍中,炒房客、跟風者與部分剛需客混雜,共同寫下這場非理性的搶房盛宴。
▲中興蘭溪薈排隊鎖資現場丨圖源網絡
No.3
現實困境:光環褪色與破發窘境
然而,昔日盛況難掩今日尷尬。搶房盛景猶在眼前,“一代神盤”如今境遇如何?
二手房平臺信息顯示,目前中興蘭溪薈共有102套房源掛牌(含別墅),整體掛牌均價約1.9萬/㎡,但別墅產品顯著拉高其均價水平,實際上大量高層掛牌價已跌至萬元以下。
今年上半年小區共成交16套二手房。其中,僅包含高層成交的月份數據顯示:2月成交2套高層,均價約0.97萬/㎡;3月成交2套高層,均價約1.03萬/㎡。
這意味著,目前中興蘭溪薈高層實際成交價在1萬/㎡左右,對比當年11990元/㎡的開盤價已“破發”。
若再計入當年捆綁車位、儲藏室的額外成本以及資金成本,購房者的實際持有成本更高,“紙上富貴”早已蒸發殆盡。
No.4
冷峻反思:泡沫消散后的市場真容
中興蘭溪薈此次法拍房溢價成交,更多是特定標的、相對低廉的起拍價引發的短期市場博弈結果,疊加部分買家對限售期滿后市場好轉的預期,這并不能掩蓋項目整體二手房市場表現低迷的現實。
查詢發現,去年5月,同樣位于98幢、同樣建筑面積為142.46㎡的另一套法拍房,成交價約141萬成交。時隔一年,相似房源(上述98幢506室)成交價“縮水”約25萬,也印證了市場下行的壓力。
中興蘭溪薈從“神壇”跌落的故事,是特定市場周期下價格倒掛催生非理性繁榮,最終在潮水退去后價值回歸的典型案例。
法拍房的局部溢價,難以照亮項目整體價值“縮水”的黯淡現實。其興衰軌跡揭示了脫離實際價值支撐的“倒掛神話”的脆弱性,以及流動性限制(五年限售)在市場下行期對資產價格的巨大壓制作用。
昔日帶著棉被排隊搶購的投資者,如今不得不直面“破發”的苦澀,這無疑為市場參與者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