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買的是養老保障,結果成了資本游戲的犧牲品。”不久前,知名康養公司山嶼海集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案件涉及康養旅居、房產托管、電子產品租賃等多類高收益理財產品,總涉案金額預估超40億元,受害者以中老年群體為主。無獨有偶,舜辰老年公寓項目近期亦爆雷,停止兌付本息。十余年間,舜辰集團通過承諾保本付息的借款、預付房款每月返還租金、認購原始股等數種形式,吸收4000余名債權人的存款,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老年公寓內的老人及其親友。
此類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為本質的“投資”,還有多個案例。例如,2022年1月媒體報道:近2400人6億資金被套牢,成都置信康養平臺養老項目爆雷維權難。2024年2月,媒體報道了長沙愛之心養老公寓爆雷案,其間也有“非吸”陰云彌漫。
眾多老年人倒在“康養童話”里,原因是多重的??陀^上,一些康養項目由大公司、大品牌主導,體量和規格有吸睛效果。例如,舜辰集團旗下關聯了18家公司,共運營了3個養老機構項目,總資產25億元,機構體量和產業規模位于浙江省前列。而山嶼海集團也有著“候鳥式旅居第一股”的光環。相關康養項目中,康復醫院、護理院、食堂、超市、劇苑等配套設施往往一應俱全,讓一些老年人產生“項目不可能出問題”的幻覺。
一些老年人并不是天生易騙,起初也是抱著投一點小錢試試看的想法進入相關項目,但后期卻被所謂“穩定的收益”沖昏頭腦。舜辰案中,一位老人在拿出10萬元試水后,利息越領越多,攢起來變成本金又投進去,為了獲得更大的回報,他幾乎把全部積蓄都借給了舜辰公司。與其怪這些老人貪心,不如說某些項目所精心培育的“穩賺不賠”的氛圍有毒。
某些康養項目暗藏各種危機和漏洞,即使不是故意忽悠,也很難長久維系。很多康養基地以“候鳥式旅居”為噱頭,通過自建、托管、加盟等方式迅速擴張,將其包裝成“高端養老社區”,這種模式下,過度投資與資金挪用等問題滋生的風險鏈條早已形成。類似項目以“免費旅游+健康服務”、房產托管業務吸引會員投資,其中的金融黑洞加上重重隱患,讓老年人防不勝防。
康養項目爆雷事件危害深重。眾多中老年人辛辛苦苦積攢的財富一夜歸零甚至背上沉重債務負擔和精神負擔,陷入苦苦維權的境地,讓晚年生活蒙上厚厚陰影。爆雷項目的增多,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行業信任危機。對此問題,絕不可小視。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3.1億人。到2035年,旅居康養產業規模將達5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當下,康養項目方興未艾,一些為中高端人群服務的康養項目更是成為很多老年人的心頭好。在這些項目中,不乏規范化的、創新式的項目。但諸多康養項目爆雷事件提醒,一方面,老年人需要擦亮雙眼,仔細甄別康養項目的性質,不要被某些機構的甜言蜜語所蒙蔽,更不要貪心于利息等小利,從而被卷入漩渦。另一方面,作為長期項目,康養項目建設容不得投機和“便宜行事”??叼B行業本身需要加速進行優勝劣汰,讓那些居心不良、大玩龐氏騙局的康養項目“逐出”,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更重要的是,針對市場亂象,監管部門當持續發力、強化監管效果。一些康養項目亂來一氣,并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而是蓄謀已久。例如,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依法受到嚴格約束,但現實中,違規銷售“會員卡”現象較為普遍。一旦這一銷售行為成為新老投資者的“擊鼓傳花”,資金鏈斷裂就是大概率后果。對相關問題,必須將監管關口前移、壓實監督監管責任、推行常態化監管,及時發現和遏制機構任性行為,為行業“排雷”,為群眾解憂。(伍里川)
來源: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