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眼壓正常也可能是青光眼 早期癥狀易被忽略
記者肖鈺泓一,通訊員武俊怡 楊京
多年來眼壓一直正常,卻被診斷出青光眼,這讓一位患者很是不解。眼科專家表示,高眼壓確實是判斷青光眼的跡象之一,但“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對視力的傷害更為隱匿,尤其需要提防。
市民陳先生現年50歲,多年前曾接受過近視矯正手術,此后的視力情況一直不錯。但直到最近,他開始感覺自己看東西有些模糊,上班時看不清同事的相貌,還會有認錯人的情況出現。意識到自己視力出現問題后,他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就診。
在該院古田院區,眼科的許榮主任發現陳先生不僅視物模糊,視野也變窄。根據其進一步檢查的結果,許榮判斷陳先生出現的是青光眼。這一結果讓陳先生表示有些疑惑。他提到,自己多年來一直規律地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其中眼壓檢測的結果一直是處在10-21mmHg的安全范圍,不明白為什么還會出現青光眼。
許榮介紹說,眼壓確實是診斷青光眼的線索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判斷標準。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看似眼壓始終處于正常范圍,但因為其視神經對壓力的耐受度較低,也會出現“正常眼壓性青光眼”。這類患者可能因為24小時眼壓波動較大、血管痙攣、供血不足等因素對視神經造成不可逆損傷。相對地,也有部分人的眼壓高于21mmHg的安全范圍,但因為視神經對壓力的耐受能力強等原因,也不一定會發展為青光眼,只需要定期復查視神經和視野變化即可。
陳先生此前接受過近視矯正手術,其角膜的厚度比普通人薄,常規測量出的眼壓會偏低。但結合他的日眼壓曲線波動、視神經纖維層厚度、視野、角膜厚度、房角鏡檢查等綜合判斷,已經屬于青光眼。明確診斷后,許榮為陳先生制定了包括降眼壓在內的治療方案,確保其眼壓維持在相對安全的范圍。
許榮提醒,“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在早期通常不會出現眼痛、頭痛等青光眼的典型癥狀,加上眼壓看似“正常”,容易被忽略,但對視神經和視野的損害會悄悄進展,往往會延誤治療,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她建議市民朋友,每年除了常規體檢項目,應前往眼科進行專業的眼部檢查,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隱匿性眼疾,避免導致不可逆的視力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