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又名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全球常見的癌癥之一,居惡性腫瘤死因第2位。相關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新發結直腸癌病例51.71萬例,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10.7%;死亡病例24.00萬例,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9.3%。
圖片來源:123RF
盡管隨著早期篩查和治療的進步,結直腸癌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面臨著較高的復發和死亡風險。比如,手術是治療結直腸癌的主要方法,但有一半以上的結直腸癌患者會在術后2年內復發。一旦復發,治療難度將明顯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也會顯著下降。因此,如何“按住”癌細胞、不讓它復發轉移,成為康復期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那么,除了定期復查和規范治療外,還有什么方法能幫助患者降低復發風險呢?
堅持身體活動可能是其中的一個答案,很簡單,卻有效。
一項發表在《臨床腫瘤學雜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這項研究納入了 1696 名 3 期結腸癌患者,他們都接受了手術和化療,平均年齡 60.8 歲,男性占 55.5% 。研究人員通過問卷調查統計了他們的身體活動情況,并隨訪了 6 年多。
(注:身體活動主要包括有氧運動和肌肉強化運動。代謝當量[MET]是在身體活動期間消耗的能量與靜止時消耗的能量比率。當消耗同樣的能量時,MET數值越高,意味著身體活動強度越大,需要花的時間短;MET數值越低,則意味著身體活動強度小,需要花的時間長。
在這項研究中,當MET≥6時,就屬于高強度身體活動;MET<6時,就屬于低至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比如進行18 MET-小時/周的身體活動,大約相當于每周進行2.8小時MET為6.5的高強度身體活動,比如每小時6公里的跑步;或進行6小時MET為3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比如每小時4公里的散步。)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經常進行身體活動的患者,結腸癌復發和死亡風險明顯更低。
具體來看:
在每周身體活動量達到9-17.9 MET-小時的患者中,高達91.9%的人活過了5年(即5年總生存率為91.9%),86.1%的人存活長達3年且沒有復發(即3年無病生存率為86.1%);
每周身體活動量如果再翻一倍、達到18 MET-小時/周,這兩個數字也幾乎差不多(5年總生存率仍為91.9%,3年無病生存率為87.1%);
而每周活動量不足3 MET-小時的患者,這兩個數字就明顯下降,分別只有82.6%和76.5%。這意味著,長期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可以讓3期結腸癌患者的復發和死亡風險明顯降低。
不同類型的運動都顯示出積極效果。每周快步走3小時及以上的患者,5年生存率達到驚人的94%、3年無病生存率高達88.4%;每周進行肌肉強化運動半小時及以上的患者,這兩個數字也很高,分別是92.2%和88.8%。
不同強度運動帶來的影響差別不大。每周進行1.5小時及以上低至中等強度的患者,以及每周進行1小時內高強度運動的患者,上述兩個數字分別為91.9%、87.1%和93.0%、87.5%。也就是說,即使是低至中等強度的活動,只要每周堅持1.5小時及以上,也能降低3年內復發或惡化及死亡的風險。這些數據清楚地告訴我們:運動不是可有可無的保健方式,而是關乎生命質量的重要習慣。
圖片來源:123RF
此外,同一研究團隊還進行了另一項研究,探索了這群參與者不同身體活動度與不同康復階段復發和死亡風險降低程度的關系,結果發布在了《英國運動醫學雜志》(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根據身體活動信息,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2組:
活躍組(占46.9%):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這一活動量也符合當前多個癌癥生存者身體活動指南的建議量。
不活躍組(占53.1%):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統計顯示,和身體活動不活躍組的參與者相比,活躍組的參與者更年輕,大多數是男性,他們的體重指數(BMI)更低、飲食更健康。
刨除其它因素影響后,研究人員發現,不論是活躍組還是不活躍組的參與者,結腸癌復發的風險都在術后1-2年達到峰值,隨后逐漸下降。但活躍組參與者的復發和死亡風險明顯低于不活躍組。
和不活躍組的參與者相比,活躍組參與者:
術后1年內,疾病復發風險降低了32%;
術后3年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68%。
術后5年內,結腸癌累積復發率明顯降低(20.4% vs 31.5%)。
此外,研究還發現相比于不活躍組參與者,活躍組參與者化療期間更少出現疲勞,身體機能更好,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更高。研究人員推測,身體活動可能先降低了術后第1年內結腸癌的復發風險,從而提高了此后長達幾年的整體生存獲益。
為什么簡單的身體活動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可能的解釋:運動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幫助清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能調控腫瘤抑制因子,改變腫瘤微環境;能減少體內的循環腫瘤細胞,或阻礙循環腫瘤細胞轉移、定植;改善免疫系統、提升遠處器官組織對浸潤性腫瘤細胞的防御能力;減少炎癥和高胰島素血癥,并限制支持轉移性細胞生長代謝需求、抑制或逆轉腫瘤的一些代謝途徑等。此外,運動還能加速術后恢復,提高療效及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這些都有助于降低復發風險。不過,相關機制尚未明確,還需要更多研究進行探索。
研究通訊作者、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Justin C Brown博士表示:“這個發現對于做過手術的結腸癌患者來說尤其重要。目前身體活動對癌癥生存者來講是安全的,并且在術后化療期間被推薦,而如果患者在手術后不久就開始身體活動,那將為降低復發風險帶來更明顯的影響。”
雖然這兩項研究只是觀察性研究,顯示了身體活動與結腸癌患者癌癥復發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并沒有表明因果關系,但結論與此前大量研究以及權威機構的建議是一致的:對于康復期的結腸癌患者來說,堅持運動具有保護作用。
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也指出,大量研究表明,在康復期定期進行體育鍛煉的患者,結直腸癌復發的風險較低,死于結直腸癌的風險也較低;體育活動還與改善生活質量、身體功能和減少疲勞癥狀有關。一些研究還發現,減少久坐或久躺的時間,與結直腸癌相關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建議患者朋友們在開始運動計劃前,先咨詢醫生、進行專業評估,運動強度應該循序漸進,從短時間、低強度開始,逐漸增加;如果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并就醫。
記住,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運動達人”,而是通過規律、適度的身體活動,為自己筑起一道“防護墻”。雖然堅持運動只是一個簡單的習慣,卻可能是對抗癌癥復發的有力武器之一。
參考資料
[1]Justin C. Brown, et al.,(2022). Physical Activity in Stage III Colon Cancer: CALGB/SWOG 80702 (Alli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DOI: https://doi.org/10.1200/JCO.22.00171.
[2] Precision physical activity prescriptions improve survival in colon cancer. Retrieved Jul 23 ,2024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9-precision-physical-prescriptions-survival-colon.html.
[3]Justin C Brown, et al.,(2023).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time course of cancer recurrence in stage III colon cancer.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DOI: 10.1136/bjsports-2022-106445.
[4] Study shows physical activity prevents cancer recurrence in patients previously treated for colon cancer. Retrieved Jul 23 ,2024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3-03-physical-cancer-recurrence-patients-previously.html
[5] Living as a Colorectal Cancer Survivor. Retrieved Jul 23 ,2024 from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olon-rectal-cancer/after-treatment/living.html
[6]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團體標準.健康成年人身體活動能量消耗參考值.Retrieved Jul 23, 2025 from 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0418/6381740585684253766476414.pdf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 「健康榨知機」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 關注我們,掌握新鮮有料的健康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