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手臂劃水要發力,腿部蹬夾需協調,這樣既能節省體力,也是落水后保持身體漂浮的關鍵。” 在共青團組織的“童”享夏日“游”記安全防溺水主題活動現場,消防員化身游泳教練,手把手教孩子們落水自救技巧與救生器材使用方法。孩子們在耐心指導下親身實踐,一步步掌握關鍵技能,應對突發溺水情況的能力悄然提升。
為筑牢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線,連日來,隨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聯合轄區派出所等部門,創新推出“互動教學 + 場景模擬 + 數字推廣”三維宣傳教育模式,為孩子們撐起一把堅實的生命安全“保護傘”。
針對暑期培訓班少年兒童集中的特點,支隊聯合轄區派出所走進各暑期培訓班,開展集中式防溺水宣傳。“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嗎?”“河邊!”“池塘里!”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宣傳員用生動通俗的語言剖析近年溺水救援典型案例,細致講解事故危害、高危區域及預防要點,通過問答互動引導孩子們主動參與,讓防溺水知識在輕松氛圍中入腦入心。
“很多人以為溺水時會大喊大叫,其實這種認知誤區最危險。我們從專業角度還原溺水真實狀態,就是要讓家長和孩子看清真相。”消防員石宇航介紹道。為拓寬宣傳覆蓋面,隨州消防攜手本地融媒體中心,精心制作《溺水如何自救》《溺水 30 秒會發生什么》等系列科普視頻。這些作品經電視轉播、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后迅速引發關注,讓更多少年兒童和家長認清了溺水的隱蔽性與危險性。
從課堂上的知識問答,到實踐中的技能演練,再到家庭里的監護提醒,這種“知、會、行”的全面提升,讓防溺水安全意識真正融入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帶動家長主動學習監護知識,在全社會織就一張“人人關注、家家參與”的防溺水安全防護網。(圖文由劉英君曌授權發布)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