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古代的銀子,腦子里是不是立馬浮現出,電視劇里那種一錠錠明晃晃的元寶?皇帝動輒賞銀千兩,富商隨手一丟就是十兩銀子。
可奇怪的是,這么多銀子,如今怎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基本見不到了?而問題的答案,遠比想象更離奇,也更無奈。
古人用銀子的方式,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古代人的確是用銀子當錢,但并不是人人都有。
白銀最早在中國并不是貨幣,而是一種貴重金屬,地位和珠寶差不多,早在先秦時期,銀子就被貴族當成器皿和陪葬品,藏進了墓里,至于普通百姓,連銅錢都攢不下,更別說白銀了。
哪怕到了唐宋,銀子也是富人圈里的硬通貨,在市面上流通的主角還是銅錢,那時候的銀子主要用于儲值、賞賜、或者大宗交易,普通人買菜買米,還是靠的是一串串銅板。
真正讓銀子上位的,是明朝的制度改革和全球白銀的大放水。
明初時期,朱元璋下過禁令,不讓民間用白銀交易,非要大家用大明寶鈔,結果紙幣越印越多,到了成化年間,一張寶鈔只值原來的千分之一,百姓都不信了,寧可拿銀子也不肯收紙。
后來張居正推行一條變法,把稅收全換成白銀結算,銀子這才真正成為了全國統一結算的主流貨幣。
那個時候,全球都在往中國輸銀子,美洲的礦、菲律賓的貿易通道、日本的走私,都把銀子往這里送,中國成了世界白銀最終歸宿,一時間銀子滿天下。
但別看銀錠大又亮,那東西其實沒那么好保存,民間交易靠的是碎銀,要用專門的剪子剪下來,再用戥子稱重。
這每剪一下就掉點銀屑,每敲一下就揚起點銀粉,柜臺上掃一下能掃出一堆,日積月累,這些碎屑就成了隱形的流失。
銀子即便進了官府,也不一定能留住,熔鑄銀錠時要高溫處理,過程中銀子會附著在工具上,或者直接蒸發一部分,這就叫火耗。
雍正年間還專門改革,把這部分耗損收歸國庫,變成合法收入,這些在賬面上可能只是幾分之一,但放在全國來看,就是天文數字。
不過以上說的這些,對銀子的消耗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真正讓銀子大量消失的,是戰爭和賠款。
白銀最容易被當作財富儲存,也最容易在動蕩中被毀掉,改朝換代時,富人第一件事就是把銀子埋起來,等風頭過了再來挖,可惜多數人沒能回來,銀子就永遠變成了窖藏。
像李自成進京那會兒,《明實錄》里記載,京師富戶窖銀成萬,至今沒人找到。
張獻忠更是個典型例子,據說他當年在逃亡途中,用上千艘船運著掠奪來的白銀準備南撤,結果在江口被伏擊,整船銀錠沉入江底。
2005年開始的考古挖掘,陸續從岷江江底打撈出了成百上千件銀器,證實江口沉銀不是傳說。
可戰爭不僅毀掉了銀子,還讓銀子成了賠款工具,鴉片戰爭之后,中國被迫一次次賠銀子給列強,光是《南京條約》就賠了2100萬兩,《馬關條約》賠日本2億兩,《辛丑條約》更是賠了4.5億兩,帶上利息,總共要給9.8億兩。
最諷刺的是,這些銀子很多都是從西方流入中國的,轉了一圈又還了回去,西方人用鴉片換銀子,清政府為了禁煙又賠銀子。
到了清末,當時外國商人帶著銀元進中國做生意,這些銀元看似是銀,其實成色不足,平均只有90%的純度,而中國的紋銀能達到95%,很多商人趁機用這些銀元換中國的好銀,再拿出去套利。
嘉慶年間,戶部官員蘇楞額就上奏皇帝,說白銀正在悄悄流出。
雖然有官員反駁,說這只是個別現象,不影響大局,但廣州曾記錄過兌換比例:100塊舊西班牙銀元只能換74兩銀錠,新銀元只能換72兩,這不是虧本生意,是明擺著的套利。
到了民國,銀子的地位開始動搖,民國初期推行銀本位,銀元大行其道,可好景不長,193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美國出臺《白銀法案》,高價從全世界收購白銀,中國的銀子一下子就被抽走了許多,上海銀行三年內,銀元儲量減少三分之二。
白銀價格暴漲,大家都把銀子拿去換外幣、買外國貨,國內銀子越來越緊張,為了穩定經濟,1935年國民政府推出法幣改革,徹底廢除銀本位。
所有銀錠、銀元、銀飾統統收回,換成紙幣,從那以后,銀子就正式退出了流通領域。
銀子雖然不再當錢用,但它從沒離開過我們的生活,它變成了飾品,變成了鏡子背后的鍍層,變成了手機芯片里的導電材料。
銀子是最好的導電金屬,在電子、光學、化工、醫療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比如硝酸銀可以做感光材料,碘化銀能做人工降雨用的彈藥,銀離子還能殺菌,用來做導尿管、手術縫合線。
中國古代就知道銀能測毒,雖然現在知道那只是砒霜反應,但銀制餐具確實有抑菌效果,早在公元659年,中國就開始用銀膏修補牙齒,比起現代材料也不差。
現在我們不再用銀子買東西,不是因為它不值錢,而是它的角色變了,它從貨幣變成了材料,從財富象征變成了功能部件,銀子依舊在,只是換了個方式陪伴著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