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河北保定府有戶姓孫的人家,當家的叫孫守仁,四十好幾沒孩子。他媳婦姓劉,倆人手里有倆錢,日子過得寬裕。
孫守仁是個熱心腸,街坊鄰居誰有難處找他,少則三瓜兩棗,多則十兩八兩,從來不含糊。可他媳婦劉氏是個鐵公雞,每次當家的往外拿錢,她就得叨叨好幾天,老兩口沒少為這拌嘴。
隔壁住著個叫王老實的年輕人,娘病了好幾年,掏空了家底也沒留住人。老太太咽氣那天,王老實連口薄皮棺材都買不起,急得直轉圈。深更半夜,他實在沒轍,摸進孫守仁家,偷了五十兩銀子。
回到家,王老實對著月亮磕頭:“孫大哥,對不住了。這錢我先借去葬娘,這輩子還不上,下輩子就還你五十倍!”
第二天孫守仁發現錢沒了,只嘆口氣:“準是遇著難處了,算了。”劉氏卻不依不饒,指著院子里的樹罵了半個多月。
過了半年,王老實總惦記著這筆債,心里堵得慌,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沒了。
這天,孫守仁正在院里喝茶,門口來了個和尚,說是附近寺廟塌了,化緣籌了三百兩銀子,要出門辦事,暫時寄存在這兒,一個月后來取。孫守仁一口應下,還打算再添一百兩捐給寺廟。
一個月后,鄰村張大戶嫁閨女,非得拉孫守仁去喝喜酒。臨走前他囑咐劉氏:“和尚要是來取銀子,你把三百兩還他,再替我捐一百兩。”劉氏點頭應著。
孫守仁剛走,和尚就來了。劉氏眼一斜:“什么銀子?沒見過!”和尚急得直跺腳,倆人吵了起來。劉氏梗著脖子賭咒:“我要是見了你的銀子,就讓我雙眼流血,死后下十八層地獄!”
和尚氣得渾身發抖,念了聲“阿彌陀佛”,轉身就走。回到廟里,越想越憋屈,一口氣沒上來,竟圓寂了。
晚上孫守仁回來,問起銀子的事,劉氏嘴硬:“給了,還多捐了一百兩呢。”孫守仁沒多想,只當是積了德。
后來孫守仁去廟里燒香,對著佛像念叨:“我這輩子沒做過虧心事,咋就沒個孩子呢?求菩薩保佑。”
奇了怪了,一個月后劉氏竟懷上了,十月懷胎生下倆小子,大的叫金寶,小的叫銀寶。
倆孩子長到三歲,性子就看出天差地別。金寶啃饅頭就咸菜也吃得香,銀寶卻頓頓要大魚大肉,吃完還得把碗筷摔了才舒坦。劉氏疼小兒子,啥都依著他。
十八歲那年,孫守仁讓倆兒子學著打理生意。金寶起早貪黑,累得瘦骨嶙峋;銀寶卻整天呼朋引伴,逛窯子、擲骰子,花錢跟流水似的。
孫守仁心疼大兒子,勸他歇歇,金寶總說:“爹,沒事,我多干點是應該的。”
后來孫守仁想讓銀寶懂點事,就把家產分成三份。金寶拿了自己那份,更拼命干活,沒多久累得咳血,沒幾天就沒了。孫守仁哭得老淚縱橫。
銀寶的錢很快花光了,劉氏偷偷把金寶那份也塞給了他。銀寶更瘋了,竟讓人把銀子熔了剪成碎末,站在城樓上往下撒,喊著“六月飄雪”。
孫守仁看著家業敗光,嘆道:“命里該有的躲不掉,不該有的求不來啊。”
可劉氏還不死心,又把老兩口那份家底給了銀寶。沒倆月,銀寶染上花柳病,也沒了。劉氏抱著兒子的尸體哭瞎了眼,沒多久就瘋了,一天夜里一頭撞在石頭上,沒了。
孫守仁萬念俱灰,跑到廟里對著佛像哭喊:“我沒對不起誰啊!為啥落得這個下場?我要告閻羅王!”喊完就暈了過去。
迷迷糊糊中,倆小鬼把他帶到一座大殿,閻羅王坐在上面問:“你告我?”
孫守仁紅著眼:“我一輩子行善,為啥倆兒子一個累死一個敗家?媳婦也死得那么慘?”
閻羅王問:“你大兒子咋樣?”
“任勞任怨,沒半點錯處。”
“他是王老實轉世,來還你五十倍的債啊。”
孫守仁一愣:“那小兒子呢?”
“他是那個和尚轉世,來討你百倍的債。”
“不對!我讓媳婦還了銀子啊!”
“你還了,你媳婦沒還。”閻羅王招手,劉氏的魂魄被帶了上來,哭著說:“夫君,我錯了!我沒給和尚銀子,還賭了咒……后來眼流血、下地獄,都是報應啊!”
孫守仁猛地驚醒,發現自己還在廟里,嘆道:“真是天理昭昭,因果循環啊。”
這世上的緣分,有善有惡;身邊的人,不是來還債就是來討債。因果這東西,不管你信不信,它都在那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