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是巨大騙局?”瑞士提供的安樂死服務,據說患者只需躺在自殺艙里,按一下按鈕,就能無痛死亡。但事后在選擇安樂死人的尸體上,發現了讓人細思極恐的痕跡。
自殺艙采用了一個浪漫的設計理念,它的形態就像一個太空艙僅供一個人的大小,一個人躺進去之后還能透過面前的透明艙蓋欣賞外面的風景,因此雇主還能自行選擇喜歡的地點,不管是森林也好,海邊也好,沒有人打擾,他可以自行操作,安靜的離開......
“有了我們這款自殺艙,你會發現自殺就像吃飯一樣簡單,并且你可以置身于任何自己想要的環境中,在無聲無息中離開,這簡直就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琳達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她的心情肉眼可見的激動了起來,因為她今年已經六十多歲,見過了足夠多的風景,晚年一直受身體疾病的侵擾,生活的十分痛苦,安樂死幾乎成為了她每天的愿望。
于是工作人員的所謂的“僅僅進去幾分鐘,就能在無意識中因氧氣不斷減少而離開,綜合所有市面上的離開方式來看,這看似是最無害最輕松的一種”,對此她沒有懷疑。
于是琳達不可抑制的心動了,她在和兒子商量過后,決定采用這樣的方式離開,而在簽完協議之后,她也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森林作為最后的棲息地。
然而,在自殺的過程中,她卻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感受到欺騙的她并沒有反抗的能力,而是最終在痛苦中死去,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進艙的人在做好心理準備之后可自行控制按鈕,隨后,艙內慢慢開始釋放氮氣,理想狀態下氮氣在緩慢持續的輸出之后便會讓人因為缺氧而失去意識,而后隨著氧氣不斷減少人也會在缺氧中離世。
這個過程是在人昏迷的狀態下完成的,所以按理說人應該是沒有痛苦的,但別忘了,這僅僅只是理想狀態下,在琳達進去之后,事情全然不一樣了。
她啟動按鈕之后因為氧氣驟然缺失而導致她的身體抑制不住的抽搐,除此之外她也感到了一股巨力在遏制她的喉嚨,于是她開始控制不住的抓撓自己的身體,在身體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
這個過程比原來設想的時間多出來了五六倍,而在外工作人員卻選擇了漠視,她認為已經簽訂過協議就不會出事,然而這話只能騙騙她自己。
因為警方很快鎖定了她,并將她接到警局“喝茶”,她一路上都在不停的重復著“那個美國女人是自愿的,我們有協議”“她在離開的過程中十分安詳,我們的安樂死是合理合法的。”
然而警方在女人身上找到的痕跡讓他們的說法不攻自破,而更糟糕的一點是,他們這項安樂死的儀器壓根就沒有通過官方的批準,他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當中將這個儀器當做“自由主義的產物”“偉大的發明”卻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無形中給那些本就痛苦的人施加了更大的痛苦和壓力,他們的做法無疑是殘忍的。
但他們并不想承認這樣做的不合理性,因為他們還在一意孤行的認為這種將自殺作為“商品”獲利的方式是“圣潔的”,“自由且偉大的”。
然而他們的堅持卻讓更多人重新審視安樂死的意義,安樂死這件事本身意義重大,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命題,而是承載著生命的重量,它沒有簡單的答案,任何人都需要尊重個人自由和生命價值,這個平衡太難把握了,至少現在來看,在不成熟的社會體系下,安樂死不能成為市場主流,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來源:
全球即時新聞|《被控謀殺瑞士Sarco自殺艙患者 安樂死倡議者Florian Willet自盡》
澎湃新聞|《“安樂死膠囊艙”首次在瑞士使用!按下按鈕,64歲女子5分鐘后死亡,相關人員涉嫌協助自殺被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