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被心腦血管疾病困擾的患者來說,最害怕的莫過于查不出病因 —各項檢查做了個遍,身體的不適感還是沒有好轉,那種焦慮比疾病本身更磨人。而在陳廣垠主任的診室里,這個困擾無數患者的難題,總能在中西醫結合的獨特視角下找到答案。
陳廣垠主任畢業于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雖然他的從醫之路始于對中醫的熱愛,但也從未困在傳統的框架里,他敏銳地發現對于心腦血管類疾病的治療方法,單純依靠西醫或中醫都難以實現理想的治療效果,于是,他開創性地將中醫辨證施治的看法與西醫治療理念相融合,形成了"標本兼治"的調理方案。
56 歲的老李,正是靠這套中西醫結合方案,身體慢慢恢復了。剛開始他被頭暈折磨了大半年,吃著降壓藥血壓偶爾還是高,血管超聲也沒查出問題,但他還是覺得不舒服,所以就又約了陳廣垠主任的號。陳廣垠主任接過一沓檢查單,看完后并沒有急著下結論,而是先讓老李伸出舌頭看了看,隨后指尖搭在他的腕脈上凝神片刻,結合望診與脈診的結果,他判斷這種情況多是受氣滯血瘀的影響。在給患者解釋清楚病因后,陳廣垠開了個方子,建議在按時服用降壓藥的基礎上,配合補氣、活血的藥材調理氣血。一個療程后老李復診時,頭暈癥狀減輕了大半,這樣的場景,在他的診室里時常上演,不是靠多么昂貴的檢查設備,而是靠中醫望聞問切的細膩。
此外,陳廣垠主任還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目前擔任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委員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委員,同時兼任《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編委等,但這些身份對于陳廣垠主任來說從不是光環,通過這些他能更深入參與行業交流、汲取前沿經驗把臨床中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帶入學術探討,再將研究中沉淀下來的思路融入診療實踐,最終用更扎實的醫術,給患者帶來更實在的幫助。
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導師,陳廣垠主任也特別注重中醫的傳承。從醫三十余年來,他已培養出多名優秀研究生,為國家醫療領域輸送了不少專業人才。在帶教過程中,他不僅傳授專業知識,更將自己對醫學的敬畏與對患者的責任傳遞給學生,讓中西醫結合的診療理念得以延續與發展。
目前,陳廣垠主任每周四都會在北京融科醫院出診,不少患者正是沖著他的醫術,特意趕在這天前來就診,這正是因為陳廣垠主任從醫多年始終堅守 “不靠頭銜說話,只憑醫術服人” 的信念,而那些經他診治后重獲健康的患者,就是最好的見證者。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北京融科醫院創建于 2004 年,經過多年的積淀,醫院的文化底蘊愈發深厚,始終致力于吸納像陳廣垠主任這樣的優秀人才,先后邀請北京三甲醫院不同領域的中西醫專家組成專家組,讓各地患者都能便捷地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在承載民族衛生事業、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道路上,醫院始終與眾多醫生協同并進,一同踐行職業精神,恪守行業規范,為更多人的健康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