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腦血管病患者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按時吃藥了,為什么病情還是反反復復?調理心腦血管到底吃什么更好?對此,從醫30多年的陳廣垠主任深有感觸,他畢業于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在運用中西醫結合調理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聽聽他怎么說。
多吃優質蛋白,為氣血運行添動力
蛋白質可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選擇優質蛋白尤為重要。陳廣垠主任在臨床中發現,適當攝入優質蛋白有助于維持血管彈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而說到優質蛋白,陳廣垠主任說魚類就是很好的一種,尤其是深海魚,如三文魚、鱈魚等,能夠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幾率。雞蛋也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很多人擔心吃雞蛋會升高膽固醇,其實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吃雞蛋是比較合適的,他解釋道:“雞蛋中的營養成分均衡,適量食用并不會對血脂造成太大影響,反而能為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
選對健康脂肪,為血管健康加分
脂肪的攝入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陳廣垠主任解釋道:“壞脂肪主要指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過多攝入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升高,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像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都含有較多的...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第二點、健康的脂肪如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腦血管健康則有好處,像橄欖油等植物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用它們來代替部分動物油進行烹飪,堅果中也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如核桃、杏仁等,可以吃但要注意控制量,堅果熱量較高,吃多了容易導致總熱量超標,反而可能影響血脂穩定。
陳廣垠主任在臨床中見過太多因飲食不當導致病情反復或加重的案例,期間也幫助過無數患者通過科學飲食配合中西醫結合調理,實現了病情的穩定與好轉。之前有一位患有冠心病多年的患者,復診時說自己最近總是胸悶。陳廣垠主任把完脈后,問他最近是不是又偷偷喝酒了,患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喝了幾兩……” ,面對這種情況,陳廣垠主任沒有責備,而是耐心勸導患者要遵醫囑,細致地講清酒精會刺激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擔,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梗等,讓他明白了飲食管控對于病情穩定的重要性。
如今,陳廣垠主任依然堅守在臨床一線,每周四上午都會提前到達在北京融科醫院的診室,早早就開始為看診做準備,這三十多年轉眼就過去了,可他看病的習慣始終沒變,或許正是這種不松懈的態度,讓他在平凡的崗位上,成為了無數患者心中最特別的"陳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