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別人尊重自己,在學生時代似乎就得是個學霸,而真正就業后又得有錢,仿佛這樣別人才會高看你一眼。可以說這種差異無處不在。
但是總有一些既得利益者,他們一出生就站在了別人花費十幾年、二十幾年都達不到的高度。那么他們對于普通人的態度是不是應該保持一些謙遜與理解呢?
而不是自己得了便宜還賣乖。而最近的清華附中事件似乎就讓人意識到,有一些有錢人家的家長和學生確實存在比較傲慢的心態。
“有錢人的傲慢”,網友美國偶遇清華附中孩子,說句羨慕也挨罵嗎
很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十多年前,認為去美國留學就是人上人了。但現在在美國,像哈佛這種頂級高校,可能說服力是比較強的,所以也要分情況而論。
最近有一位IP在美國的網友,他在哈佛大學漫步時偶爾碰見了一群自己的同胞,只是這些孩子年齡還比較小,他們無一例外都穿著這樣一套校服:
下面是藍色白條褲子,上面則是帶有非常經典的清華標志色——紫色的短袖,后面不出意外地寫著“清華附中”這四個字。
這位網友便有話直說了,他說沒有幾個中國孩子能這樣來到哈佛,可他們看起來一點也不興奮,可能對他們來說,這不過就是學校安排、父母同意的一次普通出行而已。
這時他想到了自己的經歷,他花十年時間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從斯坦福到哈佛,終于學完了MBA課程。他來自西部農村,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如此辛苦,真的是村里第一個到美國讀書的大學生,這或許就是命運的差距吧。但他也覺得自己不該抱怨這種不公,因為只有馬不停蹄地奮斗才能改變自己的出身。
可以說這個網友的態度還是很積極向上的,至少他肯定了學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托舉的人確實更有捷徑可走。
但誰知道,哪怕是這種發出羨慕的聲音,在網絡上也逃不了挨罵。有同樣IP在美國的家境優渥的人就說這個博主心理不健康。
認為去哈佛游玩看到清華附中都要酸人家幾句,似乎是心態太不平衡了。
別酸人家的孩子,而是反思自己差在哪里
但是看到這些IP定位優越的人,他們可能真的無法理解一個農村孩子看到這樣的景象內心到底是什么感受。
為什么普通人如今看到清華附中的孩子連感慨一下都不行了呢?人家只是承認了人生本來就不在同一起點上,也已經想開了。
但是像北京、浙江的這些網友,他們想到的確實是人家北京孩子放假時,很多家長沒時間帶孩子,就跟著學校到處游學。
愿意去哪個國家、哪所名校都是人家的自由。現在很多在大城市讀書的小學生就已經去過很多國家了,再說去哈佛又不是被錄取了才去的,人家臉上沒有笑容又能怎樣呢?
其實網上的這種爭論真的有誰對誰錯之分嗎?其實并沒有。因為讓大城市的孩子去理解農村學生的處境,他們確實理解不了,這也并非是他們的錯。
還有人甚至說了這樣一句話,剛開始聽著挺讓人覺得有點刺耳,他說如果一個社會真讓一個普通人隨隨便便就超越了人家努力的一大家子,那才叫搞笑呢。
意思是說出生起點不同確實決定了有些學生得拼命學習才能取得人家的一點點成就。
但是不要忘記,我們看到的這些穿著清華附中校服的孩子們,他們能來到這里,家境也并非普通。
人家的家長、爺爺奶奶,甚至更早的先輩們已經在更早的時候艱苦奮斗或者努力學習過了,所以他們的起點比我們高,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