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楊少華離世之后,楊家風波不斷,一會兒是兄弟之間產生矛盾,一會兒又傳出楊少華留有四億遺產的傳言,各種話題頻繁登上熱搜。尤其是兒子楊議在父親去世不久便開播,更是引發了廣泛關注。
而就在今天,又有新聞指出楊議在直播中透露自己投資失敗,虧損數千萬,同時坦言自己做直播是無奈之舉,如果家里真有四個億,根本不會選擇這條路。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一場葬禮,全是生意
楊少華的葬禮,排場不可謂不大,豪車成隊,名人聚集,場面堪比明星紅毯。
可鏡頭一轉,原本莊重的儀式卻變成了熱鬧的演出,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更令人質疑的是,在楊少華去世之前,就有人對楊家子女的孝心提出質疑,認為他們是在作秀。
隨后,郭德綱發布的一段視頻引發熱議。他在視頻中拿著一根剔凈的羊骨頭敲擊,說里面已經沒有骨髓了。
許多網友認為這是在影射“吸父骨髓”,就連普通觀眾也覺得,這份孝心似乎有些“燙嘴”。
風口浪尖上,是楊家代表人物楊議。父親去世不久,他便開啟直播,稱是為了給粉絲一個“交代”,為哥哥“澄清”。
但滿屏的禮物和不斷滾動的商品信息,讓這場所謂的“交代”更像是商業操作。
關于四個億遺產的傳聞,楊議笑著予以否認。他表示別說四個億,自己還曾虧損幾千萬,如今做直播只是為了謀生。
曾經風光無限的“楊總”,為何會淪落到這般地步?他是否真的落魄至此?這還得從他最風光的時期說起。
一步錯步步錯
楊議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不是在相聲舞臺上,而是在一部名叫《楊光的快樂生活》的電視劇中。
這部劇的誕生是一次豪賭。當時,為了拍攝第一部,楊議不僅動用了大哥買房的錢,還四處借貸湊足了幾百萬。
拍完后卻無人問津,各大電視臺都拒絕播出。最終是天津電視臺仗義出手,以每集一萬元的低價收下。
這一部劇讓他虧了整整八十萬元。誰也沒想到,這部被“賤賣”的劇播出后卻大受歡迎,成為當年的收視黑馬。楊議的名字也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后續的續集一部比一部火,金錢也如潮水般涌入。巨大的成功不僅帶來了財富,更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自己擁有了點石成金的能力。
他似乎忘了,觀眾喜歡的是那個善良、通透、有點小市民智慧的“楊光”,而不是他本人。他把角色的光環當成了自己的能力,開始覺得自己在商場上也能大展拳腳。
有了錢,他的心思也開始活絡起來。有消息稱,他被朋友拉去投資影視基地,號稱要打造“北方橫店”。他毫不猶豫,三千萬現金直接砸了進去。攝影棚的鋼架剛剛搭起,推土機還沒來,一紙“違建通知”先到了。
項目失敗,三千萬打了水漂,只剩下一堆生銹的鋼架,在風中嘲笑著他的盲目。
也有說法是他在拍攝電視劇時賠了三千萬,總之他自己在直播中提到在影視行業虧損了三千多萬。
這次失敗并未讓他清醒。或許是文人情懷作祟,他又投資七百多萬建了一座美術館。
雖然高雅,卻不盈利,每年還要投入幾百萬維護,成了一個無底洞。兩次投資,幾乎掏空了他的積蓄。但楊議不甘心,像個輸紅眼的賭徒,總想著下一把能翻盤。
他再次想起了自己的成名作,決定繼續拍攝《楊光》的續集,但在直播中表示,投資三千萬拍完后卻連播出機會都沒有,直接被壓在了箱底。
不僅如此,據說他那套價值七千萬的豪宅也因違建被拆。從豪華裝修到古董家具,一夜之間化為廢墟。如果傳言屬實,他這精準“踩雷”的能力,確實堪稱“天賦異稟”。
他太相信自己的光環,卻忘了商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規律。
當光環成了“緊箍咒”
錢沒了還可以再掙,但名聲一旦毀了就真的完了。一場關于他婚內出軌、私生子的爆料,像一顆炸彈把他多年積累的“藝術家”形象炸得粉碎。代言、商演紛紛解約,公眾形象一落千丈。
禍不單行。為了自救,他投身直播帶貨行業。但在這個新領域,他依舊頻頻出錯。為了博取關注,他在直播間對郭德綱等人出言不遜,言語中充滿輕蔑。
這種操作不僅沒能挽回人氣,反而徹底得罪了同行,也讓很多老觀眾覺得他“吃相難看”。直播間人氣迅速下滑。
后來那場“拜師”變“收徒”的鬧劇,更是讓人哭笑不得。他請出老父親坐鎮,想提升自己的身價,結果卻成了笑話。當一個人的道德和商業行為混在一起,曾經耀眼的光環,就變成了越收越緊的“緊箍咒”,讓他動彈不得。
一連串的打擊讓楊議徹底栽了。千萬家產賠光,名聲也毀得差不多了。他終于不再折騰。如今的直播間里,他已經不是那個指點江山的“楊總”,更像一個剛醒來的鄰居大叔。
他會自嘲自己“干啥賠啥”,承認自己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他把這段失敗的經歷講得像一段單口相聲。
當他說自己直播只是為了賺點“早點錢”,夠吃頓早飯就行時,你很難判斷這是無奈的調侃,還是大徹大悟后的坦然。那個曾經想在商場上呼風喚雨的夢破滅了,他也不用再裝腔作勢了。
名氣成了他維持生活的最后資本。這固然是“吃老本”,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能在賠光上億家產后還坐在這里談笑風生,而不是一蹶不振,也算是一種本事。
他或許終于明白,自己真正的價值,不在于成為一個多么成功的“楊總”,而在于做好那個能逗大家一樂的“楊光”。
他繞了一大圈,從熒幕走到現實,又從現實退回屏幕,最終發現自己最值錢的,還是那個沒有財富、但有人情味的“楊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