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Expósito”(埃斯波西托)這個姓氏在西班牙不僅是一個行政標記,更是一種社會烙印。它源自拉丁語“expositus”,意為“被遺棄的”或“被拋棄的”,專門用于那些被遺棄在教堂、修道院或孤兒院門口的嬰兒。這些孩子沒有父母認領,因此被視為社會之外的“無根之人”。
在那個沒有家庭為其命名的年代,機構只能臨時為這些孩子取名。例如“Blanco”(布蘭科)、“Incógnito”(因科尼托)、“Diosdado”(迪奧斯達多),甚至一些宗教色彩濃厚的名字,如加泰羅尼亞地區的“Deulofeu”(德烏洛費烏)。在納瓦拉等地區,還流行使用孤兒所在醫院的資助人或發現地的姓氏,比如“Go?i”(戈尼)這個姓氏就曾被賦予一些孤兒。
然而,沒有哪一個名字像“Expósito”那樣承載著如此強烈的社會象征意義。歷史學家洛拉·瓦爾韋德(Lola Valverde)指出,這些孩子常常被社會視為自身命運的“罪人”,他們的出身被視為一種恥辱,而姓氏則成為他們無法擺脫的身份標簽。
這種歧視的痕跡如此深刻,以至于1958年《民事登記條例》特別規定,允許人們更改“Expósito”或其他可能暴露出身不明的姓氏。盡管如此,仍有大量人選擇保留這個姓氏。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象征恥辱的姓氏逐漸演變為許多家庭身份的一部分。
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如今有超過34000人將“Expósito”作為第一姓氏,另有37,000人將其作為第二姓氏。甚至還有382人正式登記為“Expósito Expósito”,還有不少人使用變體“Espósito”(埃斯皮托)。
這個姓氏主要集中在安達盧西亞、巴達霍斯和盧戈地區。
曾經代表羞恥的姓氏,如今已成為一個普通的名字。在許多情況下,它甚至成為一種逆境中奮起的象征。今天擁有“Expósito”這個姓氏的人,不僅是在傳承一個名字,更是在銘記一段歷史。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而有些故事,值得被重新書寫,以尊嚴的方式傳承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