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張雅婷
AI眼鏡大戰打得火熱,頭部AR眼鏡公司Xreal卻潑了把冷水。
7月22日,Xreal發布了AR智能眼鏡新品Xreal One Pro,首次實現57度視場角,比上一代產品提升超過38%的可視面積,售價4299元。
顯然,Xreal仍然在AR能力上繼續深耕,而非像小米、Meta的AI眼鏡那樣,放棄AR顯示效果,側重于AI交互、拍攝能力以及更舒適的佩戴效果。
“我們今年不做AI眼鏡,太熱了。”Xreal創始人、CEO徐馳告訴搜狐科技等媒體,現在AI眼鏡體驗和產業鏈成熟度還不夠,很多功能模塊仍需要打磨、提升。
他認為,小米在AI眼鏡領域絕對是最高峰,把現有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優化得最好,但剛出的這款新產品可能仍然不具備百萬級爆款的能力。
徐馳強調,沒有AR的AI,像是非常睿智的盲人,所有的信息輸出和輸入都是通過“對話”,沒有對空間化世界的理解。
百鏡大戰,更多還是泡沫?
自Meta聯合雷朋推出AI眼鏡Ray-Ban Meta,并取得年銷量過百萬的優秀成績后,國產廠商也掀起了一場AI眼鏡大戰,小米、百度、Rokid、閃極、影目等多家企業陸續推出旗下AI眼鏡。
360創始人周鴻祎還曾表示,估計后面每個互聯網公司都會做一個眼鏡,形成百鏡大戰。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將是AI眼鏡元年,預計將有超過百款新品眼鏡發布。
IDC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1205萬臺,同比增長18.3%。其中不具備顯示功能的音頻眼鏡及音頻拍攝眼鏡預計出貨547萬臺,同比增長101.9%。
不過,徐馳認為這樣的繁榮是不合邏輯的,更多是建立在泡沫上的虛假繁榮,屬于二級市場對AI概念淺顯的追逐,大家在割韭菜。
在他看來,過去十年這個賽道所有的硅谷巨頭都下場了,包括蘋果、Meta、Google、微軟等等,但是只有賣芯片的高通賺到了錢。
這說明,其實這個行業非常難,需要非常多的前期投入,門檻非常高。“那為什么中國突然會出現百鏡大戰的繁榮?為什么這些做充電寶、智能音響的企業這么快轉型,火速推出產品?”
徐馳坦言稱,回顧行業十年,經歷過VR的火爆、元宇宙的火爆,這次是AI的火爆,說明大家持續對新終端有預期。但是之前火爆后都沉下去了,就是因為技術、產品體驗沒有達到用戶的預期。
他認為,今天仍然屬于行業的上半場。“什么時候雷軍親自下場說把70%時間、80%時間投入到眼鏡上,才是這個行業真正的百鏡大戰。”
現在的AI眼鏡像5歲小孩
小米仍有優化空間
與AR眼鏡注重虛實結合的光學顯示技術不同,以Ray-Ban Meta、小米為代表的AI眼鏡,更側重于AI交互、拍攝能力等,放棄AR顯示后也更適合長時間佩戴。
不過,除了Ray-Ban Meta將銷量做到百萬級別,國內廠商們還沒達到這一階段性目標。而在徐馳看來,Ray-Ban Meta也更多是靠著補貼,從時尚單品邏輯的屬性,把銷量沖到了百萬級別。
徐馳表示,AI眼鏡在今天更像一個5歲小孩,可以逗逗它,但是不足以支撐用戶每天持續佩戴,很多功能還是需要繼續打磨。
比如,打開相機功能,市面上的AI眼鏡普遍只能支持30分鐘到1個小時的使用,這樣的產品在硬件角度看就是不成熟的——就像車的電池只能開50公里,大家認為這車能賣嗎?
此外,徐馳自己使用時發現,所有廠商的AI眼鏡都不能把文字看清楚。“其實,相機上面是有文字識別的,眼鏡完全可以識別出文字后自動對焦,把鏈路打通。這樣的功能,手機是通過安卓生態統一的,但現在眼鏡還沒統一。”
6月底,小米推出旗下首款AI眼鏡,售價1999元起。徐馳認為,小米在這個領域絕對是最高峰,把現在有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優化得最好,藍牙連接、電池、續航、拍照等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但大家仍然覺得不滿意的話,其實行業需要做的是比供應鏈整合更深一步的創新,比如AI、系統、芯片等等。”
“這個行業難賺錢,不適合掙快錢”
徐馳總結認為,當有一天,大家拿到AI眼鏡會感覺很“哇”的時候,AI眼鏡行業的“iPhone”就出來了,所以現在還不是真正“百鏡大戰”的時候。
行業發展數年,各大廠商都希望在手機之后,做出來下一代計算中心,但是每家廠商的技術路線、產品定義等都不盡相同。
比如,蘋果推出的Vision Pro將顯示效果做到了極致,但重量過大不適合全天候佩戴。Meta推出的Ray-Ban Meta放棄了AR/VR顯示效果,將重量做得更輕,但顯示體驗升級有限。
徐馳認為,現在主要有兩條路,一是全天候佩戴的眼鏡,剛開始只有少數功能,后面功能慢慢增加;二是做更好體驗的眼鏡,努力把體積越做越小。“Xreal屬于后者,在第二條路積累的經驗更多一些。”
無論選擇哪種技術路線,徐馳表示,這個行業都更適合堅持長期戰略定力的企業深耕。“這個行業難賺錢,不適合掙快錢。”
他為Xreal制定的目標是,長期要替代手機,短期內做到單品過百萬。并且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做。
“我們很相信AI眼鏡有很大的機會,但也希望大家用一種長期主義的目光看待這個行業。”徐馳表示,真正的AI眼鏡,首先AI得強。大概2027、2028年會出現成熟度超過20歲的AI Agent,給大家生活帶來巨變。
徐馳表示,希望現在和大家先一起努力攻關,在“水下”打磨產品,把智能眼鏡上半場的“iPhone時刻”做出來,然后期待下一個百鏡大戰的輝煌。
運營編輯 |孟莎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