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以下簡稱“協和醫院”)
率先整合全院資源
聚焦腦卒中患者救治痛點
打通“檢查-診斷-治療-術后管理” 全流程
在急診開辟專屬綠色通道
省內首創一站式
卒中救治“零停頓”模式
最大限度縮短
患者從發病到治療的時間間隔
顯著提升急性腦卒中患者
的治療效果與救治率
護士一鍵“搖”專家
急診科內設置導管室
不久前,福州76歲的王大爺起床后,突發左側肢體活動不便、行走不穩。5個多小時后,王大爺的癥狀急劇加重,出現言語不清、無法站立等情況。家人緊急將王大爺送至協和醫院急救中心時,已超過靜脈溶栓最佳時間窗。
危急時刻
分診臺護士“一鍵”啟動
卒中救治“零停頓”模式
一場與死神的賽跑就此展開
王大爺被送達后,分診臺護士第一時間判斷為“中風”,立即呼叫腦血管病專科醫生。
腦血管病科專科醫生迅速到場首診,僅用半小時就完成術前評估。更關鍵的是,協和醫院在急診科內專門設置了介入導管室,從急診搶救室到導管室的直線距離不足10米,王大爺無需長途轉運,直接進入手術區域。
腦血管病科介入團隊僅用半小時就完成顱內機械取栓手術。
術后數小時,王大爺四肢已能活動;3天后,語言功能完全恢復如常,創造了卒中救治的“協和速度”。
協和醫院腦血管病科主任陳文伙介紹,急診科是卒中救治的“前哨站”,其響應效率直接決定救治成效。
不同于傳統流程,該院創新采用“腦血管病專科醫生+介入專家團隊+術后重癥監護病房”聯動機制——急診科護士可直接聯系腦血管病科醫生首診,省去中間環節,極大壓縮搶救準備時間。
此外,協和醫院將介入導管室融入急診科,構建“急診救治室-急診手術室”一體化機制,實現急性腦卒中患者“進門即入術區”。
▲急診室內的獨立介入導管室
引入AI智能多模式CT評估系統
智能護航讓救治精準又高效
為進一步提升救治效率與精準度,協和醫院引入AI智能多模式CT評估系統。術前,該系統能為醫生精準定位病灶位置、大小及病變嚴重程度,結合患者病史,幫助卒中團隊綜合判斷介入手術的獲益性,讓治療方案更科學。
▲數字全景系統手術室端
同時,介入導管手術室內安裝了數字全景遠程指導系統,成為手術安全的“雙保險”。系統可實時直播手術全過程,若術中遇特殊復雜情況,能同步連線多學科專家進行線上會診指導,最大程度保障手術順利推進。
“腦卒中是我國國民死亡率與致殘率最高的疾病,‘零停頓’綠色通道是卒中防治的‘前哨’,是與時間賽跑的生命賽道,更是醫院綜合救治能力的集中體現。”協和醫院陳良萬書記表示,未來醫院將持續以創新為引擎、以責任為基石,全力優化“時間窗內百分百救治”的卒中急救體系,為守護群眾腦健康筑牢防線。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陳坤
通訊員:歐陽璋
編輯:林淑婷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