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據封面新聞報道,近日,四川遂寧公職人員孫先生分享了其利用業余時間送外賣的經歷。孫先生曾當過消防員。去年底轉業后,分配至遂寧市船山區某單位從事紀檢工作。
7月22日,孫先生告訴記者,不久前,其任職單位下發了公職人員可以做副業的相關通知,他第一時間行動了起來。每天下班后送外賣三個小時,感覺“像打游戲做任務”一樣快樂!一天能賺100多元。
不由佩服,愿賺辛苦錢;不由感嘆,真是“不容易”!
首先,對于廣大的基層公職人員來說,真的“不容易”。
這位送外賣的公職人員,當然屬于基層公職人員。
或許在人們的想象當中,只要是考上了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就覺得是當上了官,進入了體制內的鐵飯碗,工作、生活都不用發愁了。
實際上,就目前一些基層單位的工資待遇水平,很難過上較高質量的生活,除了那些沿海發達地區的基層單位之外。
而且,如果沒有家里的支持,也就是通常所講的“啃老”,那日子可能過得更為困難。
因為,一方面要養好自己的小家;另一方面還得支援父母的家庭。畢竟,好不容易出了個公職人員,家里還是蠻有期待的。
何況,現在有的地方基層單位薪酬水平都有所下降,有的還清退了一些過去所發的補貼補助等。
其次,對于老百姓來說,更是“不容易”。
跑滴滴、跑外賣、跑快遞,都是跑的一個辛苦錢。
工作雖然自由,收入也還不錯,但需要沒日沒夜。
就拿這位公職人員的三小時來說,時間是在夜晚。當人家躺在家里刷手機或是陪家人散步休閑的時候,他卻在城市大街小巷奔波,其中辛苦又有誰知。
如果再遇到有客戶不理解,就更增加了心累。
近來,隨著就業形勢的壓力,不少人員加入了外賣大軍,使得外賣隊伍越發龐大。可是蛋糕就那么大,分到外賣人員手里的收入也自然就會攤薄。
包括“外賣大戰”被叫停,實際上就是反內卷。
外賣人員的大量涌入,其實也是一種內卷。
再次,公職人員深度嵌入“外賣”場,難得的經歷也是“不容易”!
可以想見的是,像這種兼職的副業,不會很長。
至少有三個因素可能導致改變:一是實在太辛苦了,不一定堅持得了,除非有很高的收益率。
二是單位崗位發生變化,工作量增加,或者職位有提升。如此也就可能沒有什么時間再去兼職了,或者是不太好意思再去兼職了。
三是家里條件有所改善。要么是單位發放的收入有所增加,要么是有了其它的家庭收入進項。
所以說,這樣的兼職不可能太過長久,總有一天是不會干了的。
那么,這段經歷,對于一名公職人員來說,當屬難得的經歷。如此也才能真正的知百姓憂樂、知群眾冷暖。
我們現在有好多政策,恰恰就是無法站在群眾的立場或角度上想問題、做決策,因為已經不知道群眾是如何生活、工作的?沒有了那種直接的體驗和經歷。
最后,當更多公職人員想要兼職副業時,考公還是否“不容易”。
對于當前社會來說,公職人員以其安穩、舒適和社會地位,成為了一個香餑餑。不少人紛紛考公考編,希望擠入體制內工作。
而當公職人員開始兼職副業時,會不會引發以下方面的關聯聯想?或許還值得觀察:
一是公職人員的崗位、職責、編制等設定是否科學?會不會出現養閑人的現象?有沒有可能實行機構人員的精簡?
二是公職人員的薪酬待遇是否合理?能不能得到保障?薪酬待遇水平是提高還是降低?未來預期如何?有沒有可能出現單位自籌的問題?
三是考公熱有沒有可能降溫?當發現公職人員也會生活艱難時,加之壓力也會很大,是不是不再如此熱衷?有沒有可能被嚇退?
當然,選擇體制內與體制外,還得取決于體制外的活力與機會有多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