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能打的猛人很多,超級能打的猛人也不少。
但即便如此,歷史上依然還是只有項羽一人,能稱霸王。
因為回顧項羽的故事,有三個戰績,是歷史上其他名將,幾乎無法全部復刻的。能復刻其中一個兩個的,或許還有。但是能完全復刻三個的,幾乎就沒有了。
第一個戰績,叫做‘起義手刃百人’。
在起兵之前,項羽的叔叔項梁,曾經和會稽郡郡守殷通,一起進行過籌劃。而作為郡守,殷通的計劃,原本應該是自己做老大,項梁給自己當副手。
但是對于這個結果,項梁不滿意。所以,當起義的準備工作,進行得差不多了以后。項梁就帶著項羽,直接來到了殷通所在的郡守府邸。然后項羽突然出手,直接干掉了殷通,砍了殷通的腦袋。
但這還沒完。
因為是在郡守府里面動的手,很快,殷通身邊的護衛和追隨者,就全都反應了過來,然后開始過來圍殺項家叔侄。
但是接下來,項羽卻直接在郡守府內,大開殺戒,殺了上百個人!
這件事,在史書上是有明確記載的。
在冷兵器時代,一個人在一場戰斗當中,殺上百人,不是沒有可能。但歷史上其他時候,基本上都是那個人身上有鐵甲,然后用弓箭之類的遠程武器,遠程進行的射殺。
而像項羽這種情況,沒有著甲,單憑白刃戰,干掉上百人,這簡直是駭人聽聞了。
這場戰斗的結果,后來大家也都知道了。憑著這個戰績,項家叔侄鎮住了所有人,而后順利起兵,拉起了那支江東子弟兵。
第二個戰績,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
歷史上的巨鹿之戰,其實是一場很奇怪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之前,秦軍其實是占據了非常大的軍事優勢。當時秦軍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精銳,調回了部分北方長城守軍。再加上章邯統領的那支囚徒大軍,總兵力非常可觀,戰斗力也非常夸張。
而在此之前,秦軍所到之處,也幾乎是連戰連勝。包括項羽的叔叔,都直接戰死了。
正是基于這種情況,當時秦軍,制定了一個特殊的作戰計劃。
他們把趙國的復國勢力,圍在了邯鄲城,故意不打邯鄲,然后以邯鄲為誘餌,引誘其他的六國復國勢力,派軍隊過來增援。
這是一個典型的‘圍點打援’戰例。
所以,在戰爭開始之初,六國的復國勢力,才會全部選擇觀望。不是他們不想打,而是確實打不過。當然,這里面也確實有一定的‘保存實力’的因素。
但結果,在接下來的戰爭當中,項羽直接奪取了楚軍的控制權。單憑楚軍一家的兵力,破釜沉舟。然后靠著個人勇武,帶領楚軍九次沖鋒,硬是打垮了秦軍的精銳,打贏了巨鹿之戰。
在正史上,像這種萬人以上規模的戰爭,個人勇武的影響,其實已經微乎其微了。但是項羽卻憑借個人勇武,直接扭轉了戰爭結果,直接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這種靠個人勇武,改變歷史走向的事情,在歷史上其實是極其罕見的。
第三個戰績,則是那場垓下之戰。
垓下之戰當中,劉邦集團集中了近六十萬大軍,而項羽只有十萬兵力。在兵力上,項羽處于絕對劣勢。
而且,劉邦這邊,集中了周勃、樊噲、灌嬰等所有漢初猛將,再加上英布、彭越這種統帥人物,全部交給韓信這位兵仙來統領。反映整個古代戰爭史,我們也很難再找出幾個類似的‘天團陣容’。
結果,這樣的天團陣容,在面對項羽的時候,正面作戰依然打不過。最后,韓信是用了十面埋伏的戰術,困死了楚軍,讓楚軍斷了糧食,亂了軍心,這才打贏了這場仗。
一代兵仙韓信,帶著六倍的優勢兵力,正面都打不過項羽。
這就是一代霸王的含金量了。
一場戰斗,親手手刃百人;靠個人勇武,扭轉歷史走向;和韓信這種兵仙級統帥對敵,依然不懼正面戰爭。
在歷史上,能完成一兩個戰績的,或許還有其他人。但能夠同時完成這三個戰績的,好像也就只有項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