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招了幾個應屆畢業生,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并不像網上說的好高騖遠,反而覺得他們特別吃苦耐勞,
不過,有一個事很奇怪,幾個年輕人都吐槽找工作太難,崗位少、競爭太激烈…
但是網絡上關于各行各業“缺人”的消息也有不少,比如直播行業,據說2025年的缺口高達2000萬,制造業缺口3000萬,還有IT、養老、AI等領域,都在喊著“千萬級缺人”口號。
疑惑的是: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雖說創歷史新高,但也就1222萬人,
但是對比過億的人才缺口,為啥畢業生卻無路可走呢?這些高喊“就業難”的大學生們,到底是什么回事?
01、過億的人才缺口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在2023年發布的《直播平臺就業價值報告》指出,直播電商不僅催生出30多種新職業,還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該報告還給出了一個關鍵比例:
直播電商的在線交易額每增加1億元,可以帶動就業崗位增長約1100人。
但是根據網上數據,今年直播行業增速下滑,預計理論上增量崗位只有不到500萬,這與傳言的2000萬缺口,還是有蠻大差距。
另外還有一個很扎心的數據:
截至2024年5月末,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主播賬號累計開通超1.8億個(多平臺非去重數據),但是報告中,年收入低于5000的賬號占比高達90%,
換句話來說,真正以主播為主業的,估計也只有1500多萬人,
其它一億多賬號呢,多少是僵尸號?多少是玩票試水?又有多少是同一人操作多個馬甲?所以,2000萬的缺口,可能更多還是行業自我造勢的浮沫和招聘市場的虛假繁榮。
02、為啥大學生覺得工作不好找?
目前,各行各業加起來,據說人才缺口一個億,就算擠掉80%的水分,缺口也有2000萬,可為啥大家還是說工作不容易找呢?
難道是大學生太挑剔?可是我發現最近招來的這些小年輕,真的很勤勉啊。
其實,各種問題還是在于當前就業市場存在明顯的供需錯配——學生要的,行業給不了;行業缺的,學生夠不著。
比如下圖網友們的評論:
說白了,大學生眼里的“好崗位”,核心訴求很簡單:
一份簽字的勞動合同,每月到賬的社保公積金,和工作量相匹配的工資,能向上發展的成長前景。
但是這么“簡單”的要求,行業能滿足嗎?繼續以直播為例,網上招聘幾乎都是高薪、低門檻要求。但是實際情況可能遠比大家看到的更為現實。
就拿收入來說吧,上面已經說了,行業報告顯示,開播賬號與用戶數超1.8億,但是年收入低于5000元賬號占比
90% ,年收人超10萬元賬號占比約0.5%。
算下來,90%的主播月入低于500塊,這樣的收入,簡直入不敷出。
但是你看看主播們工作輕松嗎?BOSS直聘研究院曾發布的調查顯示,多數主播需承受日均超6小時直播、每周開播4天以上的高強度工作,才能穩固粉絲量。
更嚴峻的是,直播行業“青春飯”屬性顯著:報告顯示,50歲以上主播占比10% ,18-29歲主播60%-70%,所以為啥總能看到招聘網站上常年“急需”。看這個年齡,就一目了然了。
說白了,主播招聘宣傳頁做的再好看,但是現實很多底薪縮水,要求經驗、多項技能,高強度,而且還沒啥保障,這樣的工作,大學們紛紛表示:“要不起”。
最后多說一嘴,直播行業如此,其實其他行業情況也差不多,所以為啥這兩年有不少本科生又回去讀專科?說白了,就是為了找到適配自己的那個“坑”。
再說得直白一點,行業缺口和就業難題同時存在,足以說明市場存在顯著的結構性問題,
這個靠單一一方去解決不現實,還是得政府、高校、企業、學生共同發力,這樣才能找到破局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