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不少農(nóng)村家庭中,老人年紀大了之后,常常會出現(xiàn)晚上睡不踏實、容易驚醒、多夢的情況。有些甚至凌晨三四點就醒來,再難入睡。孩子們常勸他們看醫(yī)生吃藥,但老人總說:“不礙事,熬一熬就過去了。”其實,這種睡眠問題長此以往,不僅影響精神和體力,更可能加重原有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那在我們西北老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里,是如何應(yīng)對老人失眠多夢的呢?今天“西北娃貝貝”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分享幾種祖輩常用的傳統(tǒng)方法,也許能給有需要的你一些啟發(fā)。
一、問題引入:老人為何易失眠?
老年人入睡困難、易驚醒,往往是由于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尤其是肝腎功能減弱,導(dǎo)致“陽不入陰”、“陰虛火旺”,夜間心神不寧,難以安睡。此外,長期勞作、心理焦慮、子女不在身邊等生活因素,也會加重失眠癥狀。
很多老人嘴上不說,其實內(nèi)心孤獨、擔憂,到了夜里更容易心緒翻涌。
二、西北傳統(tǒng)經(jīng)驗里的“安神三法”
在老一輩西北人的經(jīng)驗中,針對失眠多夢的問題,有三種常用調(diào)理法:
1. 熬小米粥+炒棗仁
西北人素來重視小米,小米粥溫和易消化,有“養(yǎng)胃安神”的功效。而炒制后的酸棗仁,性味甘平,專門“養(yǎng)心安神、斂汗寧神”,常用于多夢、心悸等癥狀。傳統(tǒng)的做法是:
做法:
將酸棗仁炒香,研碎成粉,每次取3克加入小米粥中同煮,每晚睡前一小碗,連喝一周。
適合人群: 夜間多夢、入睡困難的老人。
2. 熬蓮子百合羹
蓮子和百合皆為西北常見干貨,在我們這兒很多人拿來煮湯喝。蓮子可補脾安神,百合清心潤肺,對于焦慮煩躁、心火旺盛型的失眠很有幫助。
做法:
蓮子10克(去芯)、百合10克,冰糖適量,煮成湯羹,每晚餐后食用。
適合人群: 胸悶煩躁、容易驚醒的老人。
3. 熱水泡腳+艾葉生姜煮水
老人常說:“睡前熱水泡腳,百病不找。”確實,在西北鄉(xiāng)村,許多老人在睡前都會用熱水泡腳,泡得滿身輕松再上床。
若再加些艾葉、生姜一同煮水,驅(qū)寒安神的效果更好。
做法:
艾葉一小把,生姜三片,水煮15分鐘,倒入盆中兌溫,每晚睡前泡腳20分鐘。
適合人群: 畏寒怕冷、下肢發(fā)涼、睡眠淺的老人。
三、注意事項與建議
- 作息規(guī)律: 老人也要盡量保持早睡早起,不要白天長時間打盹。
- 情緒疏導(dǎo): 多與兒孫談心,讓老人感受到被關(guān)心、被需要。
- 適當運動: 白天可散步、打太極,增強體力,也有助于夜間入睡。
四、小結(jié)
西北老一輩雖然沒有多少科學理論,但卻用樸實的生活經(jīng)驗,守護著家人的健康。老人失眠多夢并非小事,我們不妨從飲食、情緒和作息上多加關(guān)照。
“西北娃貝貝”希望這些土辦法,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fā)。畢竟,老人安睡了,才是全家的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