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著百萬粉絲的網紅“反詐老陳”稱要揭露助農直播內幕:
他稱在去民勤做助農直播時,發現其中 90% 以上的助農直播都是假的!
因為,農民并未真正從中獲得實惠,利益大多被主播供應鏈獲取,原因就在于農民很難直接對接主播——他還以甘肅民勤 19.9 元 10 斤的瓜為例,農民僅掙 2.5 元。
但同時,“反詐老陳”還透露稱:他不久前在新疆賣大棗的直播中,4天斬獲了100萬銷售額——可他稱,這是為了支持朋友,旨在讓老年人免費吃住的共享山莊計劃,自己的直播“滿滿都是善意”。
老陳如此言:“我現在想干點力所能及的就干點。我是4天賣100萬大棗,農產品傭金特別低,當時是百分之八的傭金,100萬也就掙了8萬塊錢,然后除去幾千塊錢費用,我就掙了7萬多塊錢傭金?!?/p>
看了“反詐老陳”這番話,及其真實作為,不得不說,一直被網友詬病為“既要又要”的他,此次貌似以“揭露直播同行內幕”再上了熱搜,但其實,這仍有“既要又要還要”之嫌,且其對市場經濟的“內幕”——即市場本質的認知,顯然過于鼠目寸光了!
首先,“反詐老陳”一邊說自己的直播是幫助讓老人免費吃住的山莊,且這還是“滿滿的善意”,但他卻在四天的直播后,瀟灑地拿走了近8萬元傭金揚長而去——這是不是有點既要臉上貼金,又要名至之后,還須得到大大的實惠呢?
再者,“反詐老陳”拿揭露“直播同行”作噱頭、賺流量,這是要從“反詐主播”,開始變身為打假主播了嗎?
其實,無論是農民種地賣農產品,還是老陳說的“主播供應鏈”,更包括傳統的農產品供應鏈,這都是市場經濟的表現,顯然都在遵守著市場經濟的規律,當然也在受到法治市場的規范。
即使沒有現在新業態的“主播供應鏈”,也會有傳統的中間商供應鏈條存在,這是市場經濟形態下必然會存在的要素與規律。
事實上,作為有著季節性、時令性的農產品,特別是瓜果蔬菜,農民們最怕的是什么?——是不能及時賣出去,怕爛在地里!
特別是現在農業更多走向規?;洜I后,新業態的直播帶貨,顯然能解決更多銷路,這對于農民、主播們而言,都是皆大歡喜的事。
至于層層抽傭多少,這也正是市場經濟的特征與規律的體現。
市場經濟并不是絕對平均主義,更非“慈善經濟”,而是人人能從中依法獲利的協作經濟。
“主播鏈”的獲利水平與能力,也同樣受到市場規律的平衡與制約——這樣看來,哪來像老陳所言的“助農直播內幕”?這仍不過是市場經濟內在的規律所致。
當然,如果“反詐老陳”真要讓自己的直播帶貨“滿滿的善意”——完全是免費助農直播,自己當個無私的“大善人”,這當然會受到歡迎與贊揚。
可是,如果為了流量話題,為了上熱搜保持自身的熱度,卻要將“助家直播同行”說成90%以上是假的,這其實傷害的可不只是直播同行們!
因為,將助農直播同行大都給打趴下了,農產品滯銷之下,最終還是會傷害了農民們——到那時,是不是“反詐老陳”們的所謂8%低傭金,也就能因銷量大增,從而收入也巨增了呢?
古人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如果“反詐老陳”真想做個董宇輝夸贊的“橫渠君子”,心中只有義,那就好好做無私的公益慈善吧!——但事實上,哪一個慈善事業不也有傭金?只不過是多少的事兒。
況且,如果沒有利益,哪來的市場?——如果嘴上既要高喊別人是“一眼假”,自己卻四天大掙8萬傭金,還要將“打假直播同行”的熱度、流量大賺特賺,則這種“既要又要還要”的貪婪想法,最終不僅害了農民、直播同行,也會害了老陳自己!
像之前,老陳借助一身警服的身份資源,以一句“你下反詐APP了嗎”,從而一炮走紅,并在一場直播中,被打賞逾百萬元后,他因直播與單位之間的矛盾而提出辭職——但明顯的個人利益權衡,顯然也在其中,比如,他辭職后的三年里,直播收入第一年達到133萬元,后兩年也仍都達到了30余萬元。
如果說只是搞“善意滿滿的公益直播”,則“反詐老陳”真的會脫下那身衣裳,從而奮不顧身地跳入直播大潮嗎?
現在,卻一邊說自己的直播傭金非常少,百萬元只抽了8萬,卻將直播同行們則說成“90%以上為假”,這多少讓人感覺有點好笑和不太真誠了吧?
其實,在直播中,老陳也說了大實話,“有人問我,當時辭職時,有沒有想單位能夠挽留?我說特別、特別想!當時完了就有人罵,說以前曾說過辭職的時候,單位挽留過,這會兒又說特別想,這前后不是矛盾嘛?從熱搜完了之后,我就去新疆賣大棗了。”
老陳辭了職,專業搞直播后,他參演過視頻短片,出書賺過版稅,還投身于養殖業,更是玩過吃播、上縱下跳等直播玩法,現在,他又置身“助農直播”,也能4天掙到近8萬元,可以說,他仍算得上是直播行當中的“既得利益者”吧?
表面上看,“反詐老陳”所言的“農民拿小頭,收購、中介、商超和直播等拿大頭”現象,確實是事實,這也是中國現有小農經濟的弱點所在,也是必然結果。
但是,如果靠老陳這樣的擠兌同行思維,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在違背了市場經濟有序與合法的規律和原則下,最終反而產生出更加“傷農”的結果!
分散的小農經濟,最終必然會越來越走向消亡——雖然在我們這個傳統的農業經濟大國里,目前看似乎很難,也需要有很長久的時間。
但隨著城市化的深入推進,農村經濟必會更多走向合作化、集約化、產業化,則到那時我們的農村和農業經濟,才能真正走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化!
而“反詐老陳”們刻意制造的所謂熱搜流量,并不會改變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也對農民產生不了真正的正面意義,只不過是在直播行當的內部競爭中,產生出彼此都想要的利益平衡罷了!
所以,這樣的“既要又要還要”式熱搜,不要也罷——“反詐老陳”們還不如多去助農直播,幫農民多賣點產品吧!【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