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天培
暑期是各類演出舉辦的高峰期,詐騙分子利用群眾急切購票的心理,發布虛假門票信息,以“中介費”“保證金”為由要求事主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北京警方接到報警,徐某準備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購買演出門票。在詢問商家價格時,對方讓徐某添加QQ好友,方便交流。雙方商量好價格后,對方發送了一個二維碼,要求徐某掃碼后填寫個人信息,同時給徐某轉發了一個收款碼用于收款。
然而,徐某付款成功后,對方卻稱觀看人與付款人信息不一致導致出票失敗,可下載某APP聯系“客服”退款。徐某沒有多想,馬上通過APP與“客服”開啟了屏幕共享,并將身份證號及自拍照發給了對方。在對方一步步引導下,徐某開通了自己名下所有銀行卡的手機銀行,以及企業賬戶收款功能。在此期間,徐某的手機不斷收到銀行發來的驗證碼,而這些被對方通過共享屏幕盡收眼底。經過反復操作,徐某仍未收到退款,頓感可能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此時,徐某的銀行賬戶已被轉走2萬元。
北京警方提示,購買演出門票一定要通過官方正規的票務平臺,不要輕信所謂的“內部渠道”“特殊門路”。購票過程中要謹慎點擊陌生鏈接,不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更不要將個人信息隨意透露給陌生人。如果對訂票信息有疑問,應及時聯系官方票務公司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