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水、除草、施肥……在仙霞新村街道五三居民區,一群“綠意環保先鋒隊”的志愿者們成為“五園三亭”生境花園的忠實“衛士”。
早晨7點,五三小區的居民凌阿姨就已經結束了早間澆水的工作。“現在天氣熱了,要趁著太陽不大的時候趕緊把水澆好,不然我們曬得慌,植物也來不及喝水。”凌阿姨走在“五園三亭”生境花園里,介紹起園內的植物如數家珍,“這是我們小區最大的一株紫藤,已經陪我們幾十年了;這是凌霄花,前段時間開了一大片,漂亮得不得了……”
2021年,作為長寧區首批試點的居民區生境花園之一,“五園三亭”生境花園正式開園。2024年,“五園三亭”生境花園進行煥新,顏值提高的同時功能升級。為了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成果,五三居民區也更新充實了負責日常維護的志愿者團隊——“綠意環保先鋒隊”,目前共有24名居民參與到生境花園的日常維護管理中。“志愿者們分為4組,輪流進行生境花園的維護管理,無論風吹雨打,從不間斷。”五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英說,“月底,所有的志愿者們還會集中交流維護經驗,對這個月的問題進行‘大掃除’。”
要讓生境花園一如新貌,并不是件容易事兒。為了激發更多人參與生境花園運營維護的熱情,同時為居民志愿者們賦能,今年,五三居民區依托長寧區“美好家園行動者”項目,啟動了居民志愿者培育計劃。“我們希望通過設備升級、專業賦能、擴大宣傳等方式,讓志愿者們從多方面得到提升和收獲。”五三居委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以前我們在花園里除草,也不太清楚哪些是雜草,常常一把都拔了,發現拔錯了,真是心疼。”凌阿姨說,“后來我們參加了‘美好家園行動者’項目,有專業的老師來教我們怎么分辨、處理雜草,我們終于知道哪些是入侵生物,除草也有方向了。”來自專業機構的老師手把手實地教學,志愿者們一邊記一邊學,動手處理格外高效。看著花園里的本土植物越來越茂盛,凌阿姨和同伴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與此同時,志愿者們平時的工具伙伴也得以升級。“以前我們澆水都靠從旁邊垃圾箱房的水池接水管,要扛著又長又重的水管走遍整個花園。”凌阿姨介紹道,“現在有了可移動的澆水工具,水管架在滾輪上,省了我們不少力氣,天熱也不擔心了。”
而為了向更多居民宣傳生境知識和生境理念,五三居民區還為生境花園中的明星——藤本植物們,制作了專屬的宣傳欄。紫藤、絡石、忍冬……美麗的插畫與簡明的介紹為廊亭賦予新的魅力。“我們想為社區中的兒童打造一個既可以玩耍又可以學習知識的板塊,所以在這里拓展了科普功能。”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園中種植的芳香植物上,常常停佇著各類的蜜蜂和蝴蝶,大家用自己的鏡頭捕捉這些美麗瞬間,共同收獲成就感。
隨著生境花園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五園三亭”還吸引了不少居民、學生乃至社會人士共同參與。“在志愿者活動進行招募時,還有外國人士非常感興趣,主動來到這里和我們一起參與制作植物掛牌等活動。”王英告訴記者,“我們也希望有更多項目資源可以共同加入,一起為生境花園添彩。”
部分圖片來源于仙霞新村街道
撰稿/攝影:譚奕茂、代建美(實習)
編輯:畢揚靜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