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會議上
沒想到之前叫得最激烈的日本,22日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石破茂政府迅速讓步。在特朗普當天公布的三份協議中,日本算是對美國“低頭”的典型案例。美國將對日本征收額外的15%關稅不說,還要對日本收取5000億美元的投資,90%歸美國企業所有;此外日本還要開放購買美國的糧食、石油、天然氣等。之前石破茂強烈要求美國必須降低鋼鐵和汽車關稅,這是他們對美國出口的支柱產業,但日本到底實現愿望沒有,特朗普并沒說這件事。
美國和中國談判還沒開始
在拿到日本的的協議承諾之后,特朗普迅速轉向施壓中國,并提及訪華這件事。他在白宮接受采訪時表示,有很多國家邀請他去訪問,中國只是其中之一;不過自己正在考慮,將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去訪問中國。這段話主要是表示他自己有多么“受歡迎”,而且現在是他在選擇要不要去中國;實際上根據外媒的爆料,特朗普早就開始籌備訪華行動,可以說是他自己迫不及待想去的,現在到頭來又開始“自抬身價”,也是典型的特朗普風格了。
美債危機是大問題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從特朗普和日本貿易協議的框架中,大致能看到他們對中國的“要求”。貝森特表示下個月想和中國簽一份“有質量的協議”,中國和美國必須將這件事提上日程。而美國對華所需要的可能是三項內容:包括對美國開放市場、同意美國征收關稅以及購買美國的能源農業產品等;此外,鑒于中國下調持有美債,美方可能還會提出讓中國購買美債等“盤外招”。但如果是單方面要求,恐怕中國不可能會如此做,所以美國正在積極想辦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急切表示希望訪華,說到底還是美國的經濟困境。他期望通過訪華達成大規模經貿協議,在電動汽車、航空航天以及大數據等領域拓展合作,促進美國產品出口,帶動國內經濟增長,降低貿易逆差。還要解決俄烏沖突等。若訪華成功并簽署重要協議,他便能在國內宣揚政績,提升自身政治影響力;但貝森特此時提出將中國對俄伊石油采購納入談判并威脅實施“二級制裁”。說到底是因為中國與俄伊穩定的石油貿易削弱了美國制裁效果,所以美國妄圖逼迫中國就范,以實現其地緣政治戰略。另一方面,美國在中美談判前拋出這一議題,是想制造談判籌碼。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
事實上美國也很清楚,特朗普的幾句話想對華施壓“不起作用”。中國與俄伊的能源合作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和互補性。中國制造業發達,對能源需求巨大,俄伊的石油供應在價格、運輸便利性等方面具有優勢,能夠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需求。而且,中國與俄伊在能源合作過程中,已經通過本幣結算、第三方轉口等方式,有效降低了美國制裁帶來的潛在風險,保障了合作的穩定性。美國若強行實施“二級制裁”,最終的結果只有可能是幾個月前的對抗重演,這對美國自身經濟也會造成很大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