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政策真好!方便快捷,省時又省錢!”7月初,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診室里,來自貴州鎮寧自治縣的吳先生難掩欣喜。不久前,他在老家縣醫院做了血細胞分析,本以為到廣州復診得重新抽血,沒想到醫生點點鼠標,就調閱到了他幾天前在安順的檢查檢驗結果。吳先生對照著手機“安順健康通”的記錄和醫生調出的電子檔案,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等8項指標分毫不差。
醫務人員幫助市民通過手機在“安順健康通”線上查閱檢查檢驗報告
吳先生這次省心省錢的體驗,正是安順與廣州實現跨省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生動寫照。
在東西部醫療協作推動下,安順市依托已覆蓋市內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成功與廣州市的互認平臺對接。這意味著,兩地患者在對方城市的二級及以上醫院就診時,符合互認條件的檢查檢驗結果將無需重復再做檢查。安順由此成為貴州省首個實現跨省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的示范案例。僅6月平臺開通以來,兩地成功互認的案例已超30例。
互認的背后,是安順市堅實的醫療信息化基礎。近年來,安順市大力推進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工作,核心就是搭建了“三個平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匯聚了全市2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93家鄉鎮衛生院及1500多個村衛生室的數據,形成220余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醫學影像云與心電云平臺將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影像、心電數據接入市級中心,支撐“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連接全市22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及市醫學影像云平臺,構建起市域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大數據庫”,并與省級平臺互通,實現全省互認調閱。僅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享互認就超過20萬項次。
安順市西秀區人民醫院醫生通過醫學影像平臺進行醫學影像云診斷
平臺搭好了,用起來更加便捷。醫生通過升級后的診療系統(HIS),能輕松調閱患者跨機構的檢查信息;居民打開“安順健康通”微信公眾號,個人結果隨時可查;數據在醫生和群眾之間高效流轉。
“安順、廣州兩地通過搭建專網、統一數據標準、建立互認規則和完善質控體系,確保了共享結果的準確性。”安順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安順健康通”讓市民隨時掌握自己的檢查記錄。目前,兩地已在數據對接、標準協調等關鍵環節打通,為未來擴大互認項目、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跨省互認,正實實在在地減輕著患者負擔,讓看病更省心省時省錢。
來源:貴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